正文 第51章 獲得充滿魅力的演講口才(8)(2 / 3)

在演講中,能不能取得成功,語言、態度固然是一個方麵,但途徑也不能忽視,一定要找出合作的最佳途徑。

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團體之間,甚至是國家與國家之間,都難免會有衝突。無論是什麼樣的衝突,我們都要積極地去尋找發生衝突的原因,找出它的實質問題在哪裏,雙方究竟在哪些方麵意見不合。

了解到這些東西後,再認真分析意見不合的原因,找出問題的實質所在,看看這些東西是否能解決。

因為我們個人所持的期望不同,因此所製定的目標也不同,出現這種差異是正常的。隻要仔細分析,就會找到一些有助於取得合作的最佳途徑。我們每個人出生的地方不一樣,成長的環境也各有差別,因而對事物的品評就各有千秋,對同一問題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因此,當你準備前去演講時,最好要先了解一下演講對手的背景,他的愛好興趣和他對某些事物的看法。這些雖然不能直接助你演講成功,但它對你打好這一仗會有更為積極的幫助。讓聽眾了解你,不僅包含有了解你的知識結構、行為方式、對事物的看法、一些相關的背景資料,更重要的是了解你對這次演講的立場態度,這樣有助於彼此理解,達到演講成功。

對於他人的稱呼,似乎是件極簡單的事,但若你留心現代人的稱呼的複雜,就會明白一個適宜得體的稱呼,常會發生微妙的作用。

對男性的稱呼比較單純,一般都稱為先生。對女性的稱呼就得要兼顧身份了。一般稱已婚的女子,用丈夫的姓稱其為某太太。如果她的身份較高,則稱其為夫人較為妥當。對未婚的女子,可以稱其為小姐。

稱呼一個不明底細的女子,則用“小姐”比貿然地稱她“太太”要有分寸得多,無論她是16歲或60歲,寧可讓她微笑地告訴你她是太太,也不可使她憤怒地糾正你,說她不過是一個“小姐”!

有些在社會上活動的女子,雖然已婚,但仍然不高興取其夫之姓,她仍願意別人叫她某小姐。在拜訪她之前你最好先調查清楚,以免誤事。若有人在旁介紹,則應依介紹人所用的稱呼方法,不可自作聰明,擅自更改。

“先生”兩字是最普通的,甚至能通用到去稱呼高級的軍政長官,當你覺得沒有稱呼他的職銜的必要時,或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什麼職銜的時候,這是最恰當的。對服務員等人,如果你稱呼他老兄、朋友之類,你會得到更滿意的款待。有些場合,如果你適當稱呼對方的名字,也會有親切愉快的效果,這就要看你的身份與當時的情況靈活運用了。

請求別人,一定要選擇好時機。要在別人心情舒暢時,或在別人比較空閑時才適宜提出來。如在別人高度緊張工作時去打擾他,他會因感到麻煩而敷衍你。而在別人情緒不佳時,你提出請求,將更令他心煩。

求人幫忙時,一般可先適度地稱頌對方某一顯著的優點。比如,稱頌他樂於助人,稱頌他有路子、辦法多等等。真誠地稱頌,可以博得對方的好感,使他願意幫助你。同時,你還要替對方著想一下,你提出的請求將會給對方造成哪些壓力,可能存在哪些困難。這些難處,你說出來比由他本人說出來要好得多。“我知道這件事會給您添許多麻煩,但我沒有別的門路,隻能拜托您了。”這樣說,較易使對方樂於為你做事。

“謝謝”這個詞不僅是禮貌用語,也是溝通人們心靈的橋梁,若運用得恰當,則會產生無窮的魅力。為別人幫忙、辦事,多少總要耗費一些分外的精力,有時還不得不輾轉求人或托情,欠下別人一筆“人情債”。因此在道謝時,一般要用含有歉意的語言來表示不安之心,如“真對不起”、“煩您……”“實在不好意思”、“讓您費心了”等等。

有時,道謝者在口頭表示謝意的同時,往往還要贈以禮物。送上禮物時,你可以隨口說上一句:“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或者說:“隨便買了點小東西,不知道您喜不喜歡。”

許多人習慣於在告辭時才這麼說,目的在於不事先宣揚,也便於對方接受。這麼做,可以避免物品衝淡了人情。否則,有意張揚,反複提及,就有將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降為金錢關係之嫌了。

對道謝者來說,有機會時在行動上給對方以回報,也是需要的。這種心願,需要時要適當表露,你可以說:“今後,能給我一個回報的機會嗎?”“我很想投桃報李,需要時可不要把我忘了。”“希望在適當的時候讓我為您出點力,以表示一份小小的心意。”“不能賞個臉嗎?讓我為您奔波一次以免心中不安。”等等。當然,道謝隻是為了表達感激之情,如果使施惠者反而因此窘迫,便違背了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