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了解環繞在你身邊的氣場(1 / 3)

什麼是氣場一種觀點認為氣場隻是一種能量場,存在於一切物質的周圍。不管是人還是動物,甚至是一棵樹、一塊石頭,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氣場;另一種觀點認為氣場就是一個人自身散發出的能量形成的能量圈。綜合兩種說法,可以得出無論是沒有思維能力的物質如花草樹木、江河湖海、山石丘陵,還是有思維能力的動物、人類都有氣場,但是否有思維能力決定著氣場的本質。人體氣場是由人的身體(物質結構)和意識思維(精神願力)共同形成的能量場,它與無思維能力的物質所形成的場是有區別的,因為沒有思維能力的物質它們的氣場沒有精神力量的參與。

氣場的產生原理任何物質的存在都有氣場伴生。在前麵的氣場定義中我們已經了解了,不管是人還是動物,甚至是一棵樹、一塊石頭,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氣場。那麼氣場產生的原理是什麼呢?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磁場是由運動電荷或電場的變化而產生的。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是由質子和電子構成的。質子和電子永遠處於運動狀態,在這個過程中就有了磁場的產生。無機物和有機物的活動性是不同的,相應的它們產生的磁場也就不同,活動性也更不能同日而語。而做為生物之靈的人類,人類的氣場其活動性、強度就更是其他物質或生物所無法比擬的。因為人類還有顯意識、情感、語言等別的生物不具備的生物特性。而這些生物特性對於身體裏的細胞中質子和電子的運動狀態和規律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精神力量主導氣場我們從氣場產生的原理可以知道,人體氣場是由人體內各細胞中的電子活動產生的。根據物理學原理,整齊劃一的電子活動形成的磁場更大更強,因為很少有相互抵消的能量。人類有意識的行為,會使自身的細胞更易實行整齊化一的行動,也更能激起細胞的活性。所以人體氣場的改變,主要是人體意識的改變。而身體本身的變化不大,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我們可以看出質量對能量的影響是很小的。所以說一個人與一個人的氣場最大的區別不是物質身體的區別,而是他們精神思想方麵的區別。看看那些氣場強大的成功人士就知道了,那些成功的人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美的、醜的什麼樣的都有,甚至在對外表要求嚴格的演藝圈,也有不少“醜人”形成了自己強大的氣場。

比如冠以醜星之首的葛優就曾獲得金雞影帝、戛納影帝等大獎。

看看下麵這個例子,你會體驗到精神力量對氣場的非凡影響。

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在她兩周歲多的兒子睡著後,把兒子獨自放在家裏的床上。她趁兒子熟睡這段時間外出購物。

這位母親購物回到所住的小區門口時,她沒有急著往家走,而是不由自主地停下來,朝自己居住的樓層望了一眼,她自己也不能解釋為什麼會在心急回家看孩子的時候會分心往樓上看。不過幸虧有這一望,她發現他兒子正在她家陽台上往外爬。她嚇得邊大叫“不要往外爬!”邊瘋狂地往前跑。但是孩子聽不懂媽媽的話,看到媽媽朝他這邊跑,更是興奮地亂蹬亂舞,反而加快了往外爬的速度。

孩子隨有可能掉下來,母親還離孩子有一段距離,在這危機時刻,母親拚命地跑向孩子,剛好在兒子落地前的一刹那,她的雙臂緊緊地把兒子抱住了。

這件事在當地引起了轟動。電視台記者想把這個人間奇跡再現一次。他們找到這位母親,讓她在相同的地方跑到所住的樓下接住工作人員從陽台推下來的大布偶。這位母親很積極的參與了這項拍攝,不過結果卻出乎人們的意料。

實驗進行了很多次,無論是調節她奔跑的距離,還是調節孩子掉下的角度,布偶還是每一次都掉在了地上。這位母親再也沒有那麼快的奔跑速度,再也沒有那麼準確的判斷力了。事後這位母親說:“因為掉下來的不是自己的孩子,隻是個布偶。我無法產生救孩子時的那種急迫心情,和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孩子摔著的信念。接住孩子對我來說是唯一的選擇。也許是這種心情和信念讓我的速度和判斷力都發揮超常了吧。”

什麼原因讓急著回家的母親停下來看那一眼?什麼原因讓那位母親跑得那麼快,接得那麼準?我想大家都明白是她自身的氣場,是她的氣場讓她完成了一件驚人的事情,同時也讓她避免了一個殘酷的人生悲劇。正是潛意識讓她在關鍵時刻停下來抬頭望了那一眼,也是潛意識讓他有了那麼準確的判斷力,讓她跑出那麼快的速度的因素則是她的信念。這個故事讓我們體會到潛意識和信念與氣場之間有著莫大的聯係,我們也可以從這個事件中總結出人類氣場的能量差別更多的顯示在意識(精神願力)方麵,而不是我們的身體。

身體可以放大氣場說法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同,因為以貌取人這是幾乎每個人都會做的事。無論誰都無法否認一個漂亮的女人更容易讓別人接受她的意見,一個高大帥氣的男士更容易讓人產生壓迫感。也就是說一個好的外表形象更容易感染別人,更容易把自己的情感、意願散發出來。

他在文中是這樣表述的:

“現在回憶一下你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氣場強大的人——牧師、律師、政治家、演講家,還有你的偶像——那些靠影響他人過日子的人,你就能理解,他們用來影響人的不可能僅僅是心靈的魅力。身體與心靈,少了哪一個,氣場都像隻有一隻翅膀的鳥,怎麼飛都飛不起來。

那些世界上最強大的、仿佛就是氣場的化身的人,可能並不高大或者強壯,還很可能身材矮小,就像本書開篇時說的魏王曹操,但他們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壓縮的彈簧,充滿了潛在的能量。拿破侖皇帝也是出了名的矮。我認識很多這樣的人,就是在垂死掙紮,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備受疾病的折磨,他們仍然讓人感受到強大的氣場、無窮的魅力。他們就像愷撒,雖然倒在血泊裏,仍然讓他的刺殺者們心驚膽戰。

這不可能僅僅是精神力量在起作用。你隻要看看愛因斯坦就知道了,我已經說過,他沒什麼氣場。你肯定聽說過某些學識豐富的人看起來病怏怏的,而且一些飽學的牧師的演講根本沒人聽。這是因為如果身體和心靈脫節,那麼整體氣場就缺乏力度,沒有效果。

心靈氣場就像子彈中的火藥,而身體氣場就像子彈頭,如果沒有火藥或者子彈頭,手槍就派不上用場了。所以我說,為了達到整體氣場的效果,身體和心靈缺一不可。如果沒有身體氣場的補充,心靈氣場就像沒有身體的靈魂;缺少了心靈的補充,身體氣場就像沒有根的樹,沒有實質,沒有效果。

氣場=身體氣場×心靈氣場。這是一個乘法,當任何一個值接近於0的時候,整體結果就是0.046。”

從他的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身體對氣場的確有著放大的作用。

身體和心靈脫節的確讓人的氣場無法發揮出他原有的能量。

不過這段文字中有兩個提法編者並不認同。

這段文字中提到“他們就像愷撒,雖然倒在血泊裏,仍然讓他的刺殺者們心驚膽戰。這不可能僅僅是精神力量在起作用。”其實這是刺殺者自己嚇自己的結果,並不是愷撒的屍體還有那麼強的氣場,這是一個純屬精神層麵的影響。這涉及到一個潛意識的概念,這個概念在以後內容裏編者會詳細的說明。這裏隻是簡單的告訴讀者們,那些刺殺者是因為愷撒在他們心中的危險形象根深蒂固,他的殺傷性已經做為他們這些刺殺者的潛意識存在了,不會因為愷撒的死亡而立刻消失。如果換一批不了解愷撒的人去刺殺他,那麼,愷撒倒地的瞬間也就是他氣場能量消失的時刻。刺殺者也不會因潛意識中恐懼心理的影響而使自己膽怯驚恐。

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與他的氣場的強大能量分不開的。不過在理解這個規則之前,大家要對氣場的特性有一個比較透澈的了解。每個人氣場的強度和性質完全不同。其中吸引人且強大的氣場是最佳狀態,他們一般屬於社會中的核心人物,這種人的氣場也是最容易讓人們感知的。

但是並不是隻有能吸引人的人才有氣場,氣場才會強大。愛因斯坦的氣場並不是很弱,隻是他的氣場不是對人產生吸引力和影響力,而是對特定的事物——物理科學。有很多這樣的人,一般我們稱他們是在某一方麵有天賦的人,甚至有人在夢中解決過他研究領域的難題。吸引力也是左右氣場強度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正因為左右氣場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氣場是千差萬別的。

氣場是千差萬別的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同樣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氣場。氣場是比較個性化的存在。任何一個人的氣場都是由若幹個小氣場按照特有的方式疊加而成的。而主體氣場的特性即外顯特征是由構成氣場的占主導地位的能量圈決定的。

有的人喜歡黃色,有的喜歡白色,有的有的人喜歡搞科研,有的人喜歡搞政治有的人給人的感覺是溫暖的,有的人給人的感覺是冷酷的有的人讓你感到害怕,有的人讓你就是想欺負他如果讓你說出一個明確的原因,你也說不明白,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氣場。

無論是一個人給別人什麼感覺,還是外物讓他產生什麼樣的感覺,都是因為那個決定他的身體氣場特性的能量圈與外界能量的相互作用讓氣場主體產生相應的感覺。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你怕的人別人卻不怕,你喜歡的東西別人不喜歡,你認為美麗的東西,別人卻認為一般。每個人的氣場不同,對相同事物的感應也不同。

氣場之間是互相影響的氣場之間要麼是相互吸引或排斥,要麼相互疊加或削弱。吸引或排斥的作用可以用於解釋人與人之間相處融洽或不融洽的問題,相互疊加或削弱的作用可以解釋一個全是高手的團隊實力有時不如一個隊員單個水平並不突出的團隊的原因。所以常常保持一個積極、樂觀、進取、合作的氣場是有必要性的,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吸引所有正麵屬性的人、事、物接近,會使人生越來越順,事業也會越做越大。

氣場是可以改變的靜止的無機物的氣場是不變的,是個恒量。而人類的氣場卻是個變量,它隨人體本身及周圍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因為人的身材高矮、胖瘦、位置、表情、眼神、動作舉止、甚至麵部所朝的方向都在不停的變化,人的思維情緒也是時時刻刻都在變,這些因素全部可以影響自身氣場的變化。這些因素都會產生各自的能量圈,同時作用在主體身上。而氣場的性質和強度是一定空間內(或主體)能量的總和來決定的。如果一個人的思想是正向的,那麼它的氣場也是正向的。這個人會是一個正直、善良、上進、積極、勇敢的人,總之是個給人正麵感覺的人。如果一個的思想是負向的,那麼他的氣場也會是負向的。這個人會是一個虛偽、邪惡、頹廢、消極、窩囊的人,總之他給人的影響都是負麵的。而他對人的影響程度也就是他的氣場強度則要看決定他氣場性質和強度的這些因素的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