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時間就親自來教學生,沒有時間的話,就讓亓官氏和方基石的兩個妾室來代教。
總共也就十三個學生,正常情況下是九個學生。而“孔子幼兒園”的老師,就有四個人,等於是一個老師隻帶三個學生。
方忠、方恕兩人沒有算在內,算上他們兩人,一共隻有十五個學生。
所以!孔子出仕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生活的逼迫麵前,他不得不作出讓步,向現實低頭、向世俗低頭。再則!作為士,出仕也是必經之路。
士!是要出來做官的。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辦學,雖然沒有贏利,沒有收入,可孔子的名聲還是在不知不覺間傳了出來。
有人說孔子是窮瘋了,才開辦私學,辦幼兒園的。也有人嘲笑他,說他傻,不賺錢的買賣你也做?
也有一些人是感激,覺得孔丘幫了他們的大忙。如果沒有孔丘開辦的“幼兒園”,他們就要分一份心思出來照顧娃。這樣地話,生活負擔就更重。
也有一些人在心裏偷笑,笑話孔丘傻比,不收學費還倒貼生活給別人帶娃。真的!是不是想出名想瘋了?
不管怎麼說,在這一段時間裏,孔丘的名字再次傳了出來。沉寂了半年多的孔丘之名,又一次傳了出來。
不!應該是沉寂了一年多。孔子去宋國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半時間了。
“你們還不知道?他已經不是孔丘了!他在宋國的時候,就被人稱為‘子’了。”
“是啊!我也聽說了!孔丘在宋國是很出名的!可在我們魯國,就是因為他曾經是個儒生,給別人辦理喪事吹喇叭的,才把名聲搞得不好。其實!我個人覺得,孔丘人還是可以的!他有文化,他懂禮。與他打交道,你不要動心思的,他不會騙你的……”
真正地儒家你可以放心,他們不會坑人。但是!如果是披著儒家的外衣,那就坑你沒商量了。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披著儒家的外衣,幹著坑人的買賣。
披著羊皮的狼,專門去吃羊。
“孔丘以前的時候,還給季平子家演練過禮儀呢!你們不知道?聽說齊國的大官要來,季平子想用最高級的禮儀來迎接,可魯國的禮官不懂禮儀,隻好把孔子給請去了。結果!孔丘不知從哪裏學來的禮儀?給季平子家排演了一下,後來齊國的大官特別滿意……”
“孔丘本來就有才,是因為他長得像季平子家的家臣陽虎,才沒有得到季平子的重用。不是季平子不用他,而是陽虎在背後使壞。”
“說句公道話,孔丘本來就是士!他爹是士,這個無法否認!是不是?孔丘變成如今這樣,隻能說是因為他爹死得早。要是他爹還在的話,他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更不需要給死人吹喇叭了!”
“對對對!我讚同!”
歪理也是理,臭名也是名!
不管怎麼說,孔子再次出名了。以前!他是誠實做事,懂禮,給別人辦理喪事吹喇叭出的名。現在!他是靠創辦“孔子幼兒園”而出的名。
本村的人為了感激孔丘,有人開始稱孔丘為“孔子”了。在個別人的帶頭下,大家都跟著奉承,都稱他為“孔子”。
當麵!大多數人都叫他“先生”或者是“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