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天,桃花開滿京師。
數十裏的迎親車隊,滿載著流光溢彩的各色嫁妝。
箱籠全部打開,便於路人圍觀。初春的暖風卷著繡著麒麟送子的旗幡緩緩舒展,嗩呐聲,鼓樂聲一路不絕於耳,炮竹炸響震徹雲霄,引得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一湧而出,爭相一睹豪門大族的嫁妝。
金器,銀器,玉器,東珠,湖珠,米珠,紅寶石,藍寶石,珊瑚,翡翠,各色毛皮衣裳,數百匹綾羅綢緞,象牙,黃楊木,紫檀木,黃花梨,楠木各色家具器物,直看得人眼花繚亂。新郎儀表堂堂,騎著紅色綢緞裝飾的高頭大馬,喜氣洋洋。新娘乘坐一抬八人喜轎,轎框四周掛著富貴牡丹花紋的紅色織物。
後麵還跟著數輛馬車,皆是飾鈿紋花,朱纓翠絡。車上都是陪嫁的婢女乳母。
“這是誰家娶媳婦兒,這麼大的排場?”
“這你都不知道?山東顧家聽說過吧?”
“哦,就是那個老爺子曾經是山東布政使的顧家?聽說他家大老爺新晉了都察院的禦史。”
“沒錯,這位大老爺有兩個兒子,大的那個叫顧益家,是翰林院的編修,已然娶妻,小的那個叫顧益城,還沒有功名。現在娶妻的就是他了。”
顧府大門口熱鬧非凡,賓客的車馬占了一整條街。賀喜的多是達官顯貴。顧府大老爺顧繼忠帶著大兒子顧益家在前廳和到來的男客們寒暄著,他的妻子王夫人則帶著大兒媳婦尤氏在後麵的花廳招待女眷們。
花廳裏珠翠環繞,幾位太太小姐們正在聊著主家的八卦。
“聽說這位新娘子是宋家的嫡女?”
“哪個宋家?莫不是京城裏的首輔大人宋彰禮的女兒?”
“別胡說了,宋家的嫡女能嫁給他們家?”一位太太壓低了聲音:“這位顧二公子是有名的浪蕩子,哪個好人家會把嫡女嫁給他?”
“劉太太,怎麼我聽說,顧二公子學問才華都是極好的,那年鄉試考了第一名,就是不知道後來為何舉業不成,仕途不順。”
“還不是因為他做出了混賬事,遭了報應唄!宋家和顧家本是姻親,宋彰禮續弦娶了顧大老爺的妹子,結果這位顧益城,勾搭上了宋家的嫡長女,自己的表妹,私會後花園,那宋家的女兒本來是要參選西平王王世子妃的,結果這個事兒一出,別說王妃了,被父親一乘小轎子趕出家門,到了顧家給顧益城做妾。真真作孽啊,顧家二公子也受此牽連,當時他鄉試考了第一名,家裏又頗有聲望,如果不出這件事,他去參加會試,中個舉人,討個肥差那是絕無問題。如今呢,隻能閑在家裏,當年參加會試的資格被取消,還不知道要等上幾年,正是娶妻的年紀,好人家的姑娘,一看他家裏現成的一房妾,還是宋彰禮的女兒,誰肯嫁他?差點的人家吧,他又看不上。所以一直拖到現在。”
眾人方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那想必宋家定是惱了他了,怎麼如今又娶了宋家的嫡女呢?宋彰禮也是有頭有臉的人,怎麼舍得一次又一次把女兒交給這樣的人?”
“如今這個宋家,確實是宋彰禮家,不過這個嫡女可要打個折扣了。這次這位新娘是宋彰禮的妾室生的女兒,出嫁之前記在他夫人名下。至於為什麼又嫁給顧益城,你想啊,顧益城的姑母是宋彰禮的妻子,俗話說,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顧氏還得為自己娘家哥哥打算,現有的庶女,給她個好點的名分,算作嫡女,嫁給顧益城做正房,那姑娘能不樂意?顧益城又和宋家攀上了親,麵子上也好看,嫁妝又豐厚,能不樂意?最主要的是,顧家大老爺做了都察院的禦史,勢頭正盛,宋彰禮也樂意與顧家和好如初。先前那個給顧益城做了妾的,倒是個真材實料的嫡女,是宋彰禮亡妻的女兒,沒有親娘在身邊,自然沒人替她打算,行差走錯一步,一輩子就毀了。可惜,可歎。”
“可惜什麼!這叫自作孽不可活!宋彰禮還有個嫡女,就是顧氏所生,長得明豔動人,顧盼生輝,被西平王王妃看中了,帶到鵬城,嫁給西平王世子成了世子妃,結果瘋了……”
旁人都露出領會的神色,紛紛歎道:“哎,這才叫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