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4節大人不記小過,英雄不記小仇
劉秀留下千古名言:“追求偉大目標的人,不會牢記小小怨仇!”
對於敵人,最上等的策略是消滅他。如果不能,便應該包容。
古語有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一個將注意力集中在大事情上的人,很少會去為一些無傷大雅的小事而斤斤計較。漢光武帝劉秀留下千古名言:“追求偉大目標的人,不會牢記小小怨仇。”
時刻充斥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如同影子一般,緊緊跟隨著我們,如果真的事事在意,處處關注的話,必定會陷入無盡的深淵之中。如在上班的途中,堵車堵得厲害,交通指揮燈仍然亮著紅燈,而時間很緊,你煩躁地看著手表的秒針。終於亮起了綠燈,可是你前麵的車子遲遲不啟動,因為開車的人思想不集中,你憤怒地按響了喇叭,那個似乎在打瞌睡的人終於驚醒了,倉促地掛上了一檔,而你卻在幾秒鍾裏把自己置於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之中。
美國研究應激反應的專家理查德?卡爾森說:“我們的惱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這位加利福尼亞人在討論會上教人們如何不生氣。卡爾森把防止激動的方法歸結為這樣的話:“請冷靜下來!要承認生活是不公正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按計劃進行。” 應對生活中的不如意,理查德?卡爾森的一條黃金規則是:“不要讓小事情牽著鼻子走。”他說:“要冷靜,要理解別人。”他的建議是:表現出感激之情,別人會感覺到高興,你的自我感覺會更好。
確實,麵對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不妨以一種寬容的心態去應對。如此一來,不僅不會影響自己的情緒,同時還可以騰出來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關注更值得關注的事情。用柏楊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對於敵人,最上等的策略是消滅他,如果不能,便應該包容。”消滅是否是最佳策略,這一點尚有待考證,但包容無疑是必需的。現實中紛擾的小事,肯定不會消失,可以令其不擾亂自己進程的唯一辦法便是包容。
柏老入獄的那段時間,一些原本稱兄道弟之人,紛紛離他而去,就連同床共枕的妻子倪明華也放棄了他。經曆了八年牢獄之災的柏老,本以為可以重獲自由,不料竟被轉移到了隔壁——綠島指揮部,開始了新的被軟禁的日子。
就在綠島指揮部這裏,警備司令部政戰部主任韓守湜將軍特意召見了柏先,並當眾宣布二人的同窗情誼,希望看守綠島之官員能對柏老多加照顧;同為柏老同學的“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王升和副主任蕭政之,卻在聽聞柏老被關在此處後,隻是“一麵點頭,一麵笑笑說:‘柏楊,哎呀!名人!名人!’一步也沒有停留”。
人生的一出浮世繪,真實地擺了柏老麵前。對於那些曾在困難時,對他伸出援手之人,柏老心懷感激,而那些對他避之唯恐不及的人,柏老也並非心懷怨懟,反而更加深了對人生、對人性的理解。如此沉痛的災難,柏楊先生尚可以包容的心態麵對,試問人生又何必為那些不足掛齒的小事而影響呢?歐洲曆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天才亞曆山大大帝,也深知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