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節感恩如燦爛太陽,溫暖每一顆心
建立飲水思源和感恩圖報係列的情操,是人之所以為人,而異於其他動物的高貴品質。
柏楊先生的人生中,經曆過太多的苦與痛,回首那一段段令人心碎的日子,很難想象老先生是如何熬過來的。但麵對如此的人生,柏楊先生並不如人們所想的那樣,時刻把報怨掛在嘴邊,反而是將全部的身心都投入了文學創作之上。他曾說:“建立飲水思源和感恩圖報係列的情操,是人之所以為人,而異於其他動物的高貴品質。”他不顧別人的非議,堅持用最痛徹心扉的方式,表達他對中國人的期望;用一顆感恩的心,重新修複一次次被傷害的心靈。
支撐他人生的不是報怨,而是感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多麼動人的話語,多麼感人的溫暖。每個人的心中或多或少地都會有一些想要報怨的事情,報怨再容易不過,但卻不是最好的方式,唯有放下心中的怨氣,以一種感恩之心麵對生活,人生才能擺脫灰暗的籠罩,重新恢複繽紛絢爛。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了今生的相識!”再平常不過的相遇和周圍的事物其實都是太多的前麵的因才給出了今天這難得的果。所以,無論是親人還是素不相識的過路者,甚至是身邊的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事物,隻要他曾給過你哪怕是一丁點的幫助,我們都應學會去感謝他們。
弘一法師在泉州草庵大病的時候,曾有人給他寫了一封慰問信,言辭十分懇切,字裏行間充滿了關懷,而且朋友們還一起簽了名,並為他的病情進行祈禱。這一切讓病中的弘一法師十分感動,以至於很多年後,弘一法師依然常常為此事而感謝他的朋友們。
是的,人是需要懂得知恩圖報的,感恩的第一步便是知恩,隻有先知恩了,才能去報恩。這也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
一個獵人上山打獵,看見一隻狼臥在山坳裏,當他舉起獵槍瞄向狼的時候,狼站起來沒跑,且又臥在那裏。獵人不明,近前一看,發現是隻懷孕的母狼,而且顯得有些可憐,原來這隻狼一條腿折了。狼看著獵人,像是在乞求獵人饒它不死,獵人心軟了下來,不但沒有殺它,還將它的折腿進行了敷藥包紮。
冬天到了,一場大雪封住了家門,獵人一連好多天無法上山打獵。一天夜裏,獵人聽到自家靠山根的後院裏,“撲通撲通”的,像是有人往院裏扔東西。第二天,獵人開門一看,院裏扔了幾隻野兔和山雞。以後每逢下大雪不能出山的時候,都是這樣,原來是狼在報恩。
動物尚且知道“知恩圖報”,人在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以後更是應該懂得去感恩。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朋友的幫助、兄弟的關心,乃至於大自然所給予的一切,我們都應該要心懷無限的感恩之情,這對有恩於自己的人和事而言理應如此。
我們要感謝父母,是他們給予我們生命與成長;我們要感謝師長,是他們給我們以教誨;我們要感謝兄弟姐妹,是他們讓我們不孤單;我們要感謝朋友,是他們給予我們希望感謝曾幫助過我們的人,他們讓我們發現生命如此豐厚而富有;感謝肯接受我們幫助的人,是他們的信任讓我們可以把善良續延。
我們要感謝傷害我們的人,是他們磨煉了我們的心誌;我們要感謝欺騙我們的人,是他們增長了我們的見識;我們要感謝孤立我們的人,是他們使我們自立;我們要感謝利用我們的人,是他們證明了我們存在的價值,並且強化了我們的能力;我們要感謝斥責我們的人,是他們培養了我們的智慧;我們要感謝為難我們的人,是他們將困難推給了我們,也將成功的可能賜予了我們;我們要感謝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折磨,每一次痛苦發作的時候,讓我們了解夢想和現實的差異,懂得如何去適應這個社會,推敲出以後的路該如何走。
“感恩”是一種認同,是對世界萬物、一花一草的深切認同,更是一種回報。感恩是一種快樂的生活哲學。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謝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謝,隻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是的,一個人如果習慣於感謝他人,他將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喜歡。一個人如果習慣於感謝生活,他的生活中將沒有抱怨,而且他的人生就會多了一雙發現美麗的眼睛,多了一份真誠的寧靜,多了一份對大自然的感激。感恩如同燦爛的太陽般,會灑遍心中的每一個角落,讓處處都充滿陽光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