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不應將浪漫遺棄在結婚的那一刻(1 / 1)

第十章第6節不應將浪漫遺棄在結婚的那一刻

愛情既不穩定,想使它穩定,要靠小小情趣去培養,沒有不斷的和新的刺激,愛情即陷於平庸和俗而不堪之境。

家庭裏充滿著層出不窮的小小情趣,才是一個正常的健康的家庭。小小情趣者,外人看了會肉麻,會嫉妒,會羨慕,反正是不太順眼。但當事者卻有無窮受用,飯桌上談談風情的話,談談愛情的話,心裏一舒服,說不定就多下肚兩碗。

幾千年來,人們始終堅持對浪漫柔情的追求。“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戀人們刻骨銘心的誓言。我們可以為戀人采擷世上最美的玫瑰,尋覓最好的貝殼,寫下最動人的詩句,坐幾個小時的公交車去買最大的毛絨玩具……假如一個男人能為他心愛的女人做以上的這些,那麼沒有哪個女人不會幸福得暈過去。但想要使愛情之火不熄,愛情之樹常青,就不應將浪漫遺棄在結婚的那一刻。

柏楊先生便是堅持著這一點,才能在經曆了多次的婚姻失敗之後,仍然能在自己的人生接近“耳順”之年建立一個新的家庭,並在之後的三十年間度過了非常開心的一段日子。他的文章中,總是會提到令家庭生活充滿樂趣的秘密,“愛情既不穩定,想使它穩定,要靠小小情趣去培養,沒有不斷的和新的刺激,愛情即陷於平庸和俗而不堪之境。”“家庭裏充滿著層出不窮的小小情趣,才是一個正常的健康的家庭。小小情趣者,外人看了會肉麻,會嫉妒,會羨慕,反正是不太順眼。但當事者卻有無窮受用,飯桌上談談風情的話,談談愛情的話,心裏一舒服,說不定就多下肚兩碗。”

柏老不僅如此說,還確實在實踐。他與張香華女士在一起的生活,基本沒有婚前與婚後的差別。兩人為了使愛情長久地延續下去,用“不斷的滋長,不斷的培養,不斷的追求”彌補逐漸淡化的愛情,他們共同努力著,努力在平淡的生活中創造小小的情趣,使每一天都有點不同。

張愛玲曾寫道:“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好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嗎?’”淡淡的語言中,蘊涵著令人無法抗拒的浪漫。我們在談情說愛時,會脫口而出“我愛你”,一點也沒什麼難為情的,隻怕說不夠。可是相處久了或者結了婚,這句表達情愛的話由於長期不用,便覺得不好意思說出口了,認為“愛”呀什麼的隻是少男少女的事。事實上,夫妻之間的感情也需要表白。這一點對女性來說尤其重要。妻子常常向丈夫發問:“你還愛我嗎?”就是想通過丈夫親口說“我愛你”來證實丈夫對自己的愛。

一家小吃店裏,進來一位女士,侍者請她在鄰桌就座。她大約40歲了,麵容清秀,線條優美。另一張桌旁一個40多歲的男人,衝她微笑著,她也以笑回敬。

一會兒,男人起身走了出去,片刻後回到原座,手中添了一束玫瑰。他在一張菜單上寫了幾筆,然後交給侍者,侍者將菜單與玫瑰一並送到她麵前,女士看過菜單微微點頭。男人隨即離座移步過來,“十分感謝您能允許我與您同坐一桌,獨自一人實在無聊。我在城裏經常見到您,但不知如何接近。”女士聽後友好地對他報以微笑。侍者送來了葡萄酒,就聽男人說:“今天喝葡萄酒是再合適不過了,來,小姐,為我們的相識幹杯!”

侍者回到吧台,對新來的廚師說:“他們這樣已好久了,每年三月的傍晚總是男的先來,女的後到,總要同一張桌子,多少年來一直如此。有一次我問那位教授先生為何要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們想保持年輕。’”

“那位女士是誰呢?”廚師問。

“他的妻子。”侍者微笑著回答道。

其實,所謂“小小情趣”無需很複雜,有時是一句放在心中許久卻未曾說出口的“我愛你”,有時是在顯眼的地方擺上一盆對方喜歡的花,有時是親自下廚做幾道對方喜歡吃的小菜,有時是由衷的讚美一下對方精心的裝扮……有時一封信、一束鮮花、一個電話、一個小禮物,都能表現你對愛人的深情。如果你經常出差在外,那麼別忘了打個電話,寫封信,捎回小紀念品,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將使你的愛人直觀地感受到你對她的深沉的愛情。

隻要在相識紀念日、結婚紀念日以及類似可以紀念的日子裏,想辦法創造一種和熱戀時一樣的氣氛,便能永葆青春,因為這迎合了愛人追求浪漫和懼怕衰老的心理。兩人可以坐到一起,共同回憶剛開始戀愛的事情。在這樣的日子裏可以給愛人買些禮物,譬如香水、領帶、手表等。送的禮最好是用了心思的。用心創造一些獨具匠心的小小情趣,它們就如同是平淡生活中的調味品,總能為生活增添幾分不同的味道,愛情也會在這些多彩的味道中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