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消息,魯迅悲痛憤恨到了極點。他說:我向來不怕用最壞的想法來想這些人的,但是我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們竟然下劣凶殘到了這種地步!他在《無花的薔薇之二》一文中寫道:“血債必須用同物償還。”
慘案發生後,所謂的學者文人陳西瀅還汙蔑學生“沒有審判力”“盲目被人引入死地”。魯迅在《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指出說:“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他讚揚烈士為“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的“真的猛士”。他熱切期待著革命,呼喚人們“在沉默中爆發”。
同年8月,因受反動軍閥通緝、迫害。魯迅離開北京,先到廈門大學任教,1927年1月到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全國一片白色恐怖。這一年年底,魯迅來到上海。正是血的教訓、生活的經驗,使他逐步從原來的“青年必勝老年”的進化論,走到相信“青年也可以變猴子、變蟲豸”的階級論。這個階段,他不僅學習、翻譯馬列主義文藝理論,而且和柔石等人組織宣傳革命文藝理論的朝花社,同時積極參加了“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1930年領導了革命作家的組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1年。他和宋慶齡等人發起了以保衛人民權利和營救被捕革命者為使命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1931年2月,左聯青年作家柔石、白莽、李偉森、胡也頻、馮鏗等人被國民黨在上海龍華警備司令部秘密殺害。正當魯迅先生看到天氣漸冷、惦念獄中的青年有沒有被褥、洋鐵碗可曾收到沒有的時候,驚聞自己的好友身上竟然中了10彈被凶殘地參害了。原來,自己日夜思念的朋友竟然這樣悲慘地死去了,原來,反動派竟然這樣的凶狠下劣。魯迅再也抑製不住自己悲痛、憤怒的感情,他痛感中國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自己失掉了很好的朋友。於是,深夜難以入睡,提筆寫下了一首七律詩:慣於長夜過春對,挈婦將雛鬢有絲。夢裏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4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這首詩寫出了白色恐怖下詩人的遭遇,封建勢力的猖獗,寫出了麵對敵人的屠殺自己戰鬥的決心。以後,魯迅又寫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文章,悼念戰友、聲討敵人、表達後死者勇往直前的信心,並預示雖然“夜正長,路也正長”,“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將來總會有記起他們,再說他們的時候的、
魯迅先生這種愛憎分明的感情,在他1932年寫的《自嘲》詩裏得到了完整的體現。麵對著塚動派一次次通緝,麵對著為革命勇於獻身的一個個青年,魯迅先生在詩中既寫出了在敵人層層壓迫下的坎坷遭遇,又寫出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詩句,抒發了自己對惡勢力無所畏懼,心甘情願為人民大眾做半馬的思想感情。他說對敵人的種種手段“我是不怕的,照舊在我盼小樓裏寫些令他們不舒服的文字,管他外麵的氣候怎樣變化!”
他不僅寫文章,而且支持著一切正義的行動。1933年5月,當北京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為6年前被奉係軍閥張作霖殺害的李大釗舉行公葬時,魯迅寄去50元,表示自己誠摯的心意。1933年,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總幹事楊杏佛被國民黨特務暗殺。6月,在人殮的日子,魯迅冒著雨去送杏佛,他把鑰匙放在家裏。原來,他是準備像楊先生那樣從容赴死的啊!
魯迅先生在這一個階段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瞿秋白成了要好的朋友。他還題贈給瞿秋白一幅對聯,寫的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可見他們是怎樣的知交了。
1934年,他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熱情歌頌黨所領導的革命群眾是“有確信、不自欺、前仆後繼戰鬥”的中國的脊梁。
1935年,紅軍長征北上抗日勝利到達陝北,魯迅和茅盾聯名給黨中央、毛澤東、朱德發了賀電:“在你們身上,寄托著人類和中國的將來”。這一年冬天的一個晚上,一個女同誌把紅軍第十軍領導人、黨中央委員方誌敏同誌生前在獄中用米湯寫給魯迅的信,交到魯迅先生的手裏。方誌敏把自己的文稿《清貧》、《可愛的中國》與給中央的信極為信任的托給魯迅先生。魯迅終於在逝世前半年,完成了方誌敏同誌的遺願,可以說“魯迅先生不是中國共產黨員,可是/在所有共產黨員的心目中,他永遠是一個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誌。”
魯迅先生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雜文的創作上,有雜文近700篇,130多萬字。他的雜文,是與敵人進行鬥爭的匕首和投槍。他的全部作品則收在《魯迅全集》20卷裏,近1000萬字。
1936年10月19日,這位偉大的文化巨人因積勞成疾,在上海與世長辭,他的棺木上覆蓋著一麵白地的大旗,上麵書寫著三個黑色的大字:“民族魂”。
正如毛澤東同誌40年代所說的:“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誓前的民族英雄。”
現代著名作家鬱達夫曾經說過:“沒有偉大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我們的民族出現過不少的偉大的人物,魯迅就是其中的一個。我們也將世代懷念他們,因為,我們並不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先生與日月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