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出差的回來了(1 / 2)

“哦,是清姑娘啊,你找我有什麼事!不會又是薑不夠或是少了鹽吧!”

“沒有!我隻是想問問,包大管家是不是對我有什麼意見?”姬清雨開門見山。

“意見,沒有!我老頭子能對你有什麼意見?”

“那你幹嘛每次看到我就像我欠你八百兩銀子似的?”

“沒有!”

“沒有才怪!啊,讓我來猜猜,你為何看到我會是這副表情,不會是這天的米吃的比以前多吧!”包興沒說話,隻是以奇怪的角度抽了抽嘴角。姬清雨笑眯眯道:“您老不說話,那就表示默認了嘍!”包興還是不說話。姬清雨接著道:“其實呢,您老真沒必要糾結。您不防這樣算算帳,您請個廚子呢這最便宜的一天的工錢也要三十文對吧,這一個月就是九百文。一斤米才三文錢,一天省出來的工錢能買十斤米,我們吃的再多,一天能多吃十斤米?”包興沒想到她會這麼說,愣了一愣偶爾很快掰起手指頭來。一袋米五十斤,一百五十文,兩袋米才三百文,比起請廚子九百文的工錢還省了六百文呢!這麼一算,包管家的臉瞬間笑成了一朵花:“還是清姑娘會算帳,小老頭我老糊塗了,怎麼把這個給忘了。”想了想又有些不好意思道:“清姑娘,以前真是對不住了。您大人有大量,還請別往心裏去?”

“算了,我要是真往心裏去啊,這活兒我還就不幹了!再說了,您老當這個家也不容易,這麼做也是為了府裏好嘛,是不是?我理解,我現解的!”包興聞言眼睛一酸差點掉下淚:“還是清姑娘理解我老頭的苦心,若是咱府裏富餘一點,我老頭又何致於此!”弄得姬清雨又是好一陣安慰,包興方才破啼為笑顛兒顛兒的走了。不管怎麼說,包老頭這樁心結總算是化解了。

次日五月十一,早上天不亮姬清雨就起來了。玉蘭要照顧方嬸子抽不出身來,原本許多的事就落在了她一個人頭上,如今又兼了廚房的差事,就更忙了。洗蔌完畢,又將她昨日換下的衣服並玉蘭和方嬸子的衣服一起洗了晾好,才走到廚房做早點。以往的早膳常常是清粥饅頭,甚至許多時候因著前日剩的飯多了,索性第二天早上熱一熱充作早飯。而這幾天因為菜好吃,飯甚至有點不夠,更別提剩飯了。姬清雨熬了一大鍋香濃的肉沫粥,炸了一大盤香噴噴的花生米,又拿昨天剩下的水蘿卜切成大小合適的溥片,撒上鹽、白醋、糖、剁椒和芝麻油拌均了這便成了一盤紅白相間酸甜適口的小涼菜了。弄完這些天已大亮,劉家兄弟也來了,見了這香噴噴的早餐,十分歡喜。姬清雨將自己和玉蘭並方嬸子的份留出來,又另外盛了包拯和公孫策的份,單獨溫在小灶上,隻等他下了早朝便送到書房去。其餘全讓劉家兄弟拿到花廳。

包拯習慣每日下朝後在書房與公孫策討論當日朝堂上發生的事,故而早膳均是送到正園,休沐除外。姬清雨進門請了安,擺了碗筷和早膳就告退出來。殊不知這房中已開始淡論關於她的話題。

包拯聽得她腳步聲遠了,放下手中的書對正看檔案的公孫策道:“公孫先生,你覺得清雨姑娘如何?”公孫策聞言略微沉了沉“這些時日學生也在仔細的觀察她。此女言談舉止一派大家風範,尤其一手廚藝更是絕佳。前幾日方家嫂子摔折腿一事,學生更覺得此女不簡單。不僅對醫道有所涉獵,且處事圓融周到,冷靜果斷!”

“先生對她評價如此之高,可否細細與包拯道來。”公孫策便把這些日子對姬清雨暗中觀察所見與他說了,包拯聽了也很驚訝。“如此說來,此女即便不是出身大戶之家,也必定不會像她說的那般簡單。”

“以學生看來十之八九,雖然她身上的謎團並未解開,但至少可以肯定她不會對大人對開封府有所危害。”

“先生所言甚是。罷罷罷,你我還是先用早膳吧,且看看今日的早點又有何不同……”

用過早飯,姬清雨跟著劉福上街采買,這是她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次出府,自然有些興奮。

青石板夯成的路麵寬闊而整齊,兩邊商鋪林立,茶館酒肆眾多。街上行人磨肩擦踵,車水龍馬,更有那各色小販四處吆喝。姬清雨一路看得興至勃勃,途經榮華大街在路一過間名為“鴻福金店”時,卻見上麵寫著此樓出售一千五百兩等字樣,不由勾起了她異樣的情續:“劉福,你看這家金店門臉如此大,地理位置又這麼好,才賣一千五百兩,也太便宜了些。”姬清雨有些惋惜的搖了搖了搖頭,這位置套句現代的話那就是黃金旺鋪。

“可惜什麼,清姐姐不知,這是搭著這樓裏的存貨一塊兒轉呢。”劉福看了看那字條,都兩月了還貼著。

“什麼意思?”

“這金行的東家是個秀才,承了祖業確又不善經營,生意每況愈下,到了後來竟是入不敷出,隻好發賣了。原是有幾個買家去接洽過,可那書呆子偏偏要人家連那些賣不出去的手飾原材料一並買了,折了銀錢竟是比鋪麵的兩倍多。人家是買鋪麵又不是開銀樓自然不肯。這就樣,這紙條也就一直貼著,都快倆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