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生活,閑也閑,除了唐珩安被宣召進宮,招弟除了第一去認了一個親,就再沒有去過了,自己一個人在王府,也沒人管著,那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
但是,誰叫招弟跟一般隻需要賞個花聽個戲做幾件漂亮衣服的內宅婦人不一樣呢,這京裏,可是有著李家的產業的,既然來了,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頭晚上,就先跟唐珩安報備過了,早上起來,倆人一樣的照常鍛煉後,唐珩安進宮,招弟穿了身平常婦人的衣裳,帶著唐珩安給的暗衛和跟著來京城的丫頭思琪出門了。
京城的街道一如她曾經見過的繁華,或許應該,幾年過去,比她當年看見的更繁榮了一些,而且更有秩序了。
規劃後的商鋪就不了,每條繁華的商業街總會預留一個位置,那些沒有店鋪的攤販,都固定在那裏擺攤,走在街上,是不會看見挑著擔子,隨時可以放下就在路邊做生意的人,在這裏有鋪子的不隻是唐國本國人,招弟就看見新開了一條街,外國來的人就在這裏做生意,像周邊的幾個國家,招弟看著就像各個省份在首都開了個特色商店賣各地的特色商品一樣,反正現在這些國家,在她看來,也就是幾個合在一起的省。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海外的商品,招弟知道這時候有海運,像土豆玉米這些東西就是這樣來的,但是一直不知道具體有多發達,這時候仔細看海外運來的貨物,發現大多數都是一些土特產,像帶著異域風情的手工藝製品之類的,值錢的也有,寶石原石之類的,看加工程度還很粗糙,如果這是一個平行世界的話,那這個時間軸應該還很早,甚至可能,還有很多地方都沒有被發現,通過與這裏店家的交談,這時候的遠航,時間久風險大,都是需要先報名然後等官府通知,所有人都是備好貨物搭官船出去的。
思琪年齡不大,精力旺盛,能夠跟著招弟進王府的,那都是平時聰明伶俐,舉一反三的人才,看招弟對這些有興趣,跟在招弟身邊,那真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招弟跟店家閑聊,她就把周圍的店全都打量過了,逛了兩條街還知道看招弟累不累,引招弟到了她們開在京城裏的綢緞鋪子。
招弟是第一次來,當初京城裏的產業都是帶弟在這邊打理,帶弟離開後,是山莊那邊派了個人,會同一直在這邊打理的徐玉蘭家男人一起管理,當初招弟帶進王府的人,對京城裏的這些人事物全都培訓過,什麼店開在哪裏,負責的是誰,到京城裏如果有事該到哪裏找誰聯係,這些招弟也許還不如她們清楚。
站在門口看,就知道生意不錯,這條街幾乎都是做女人生意的,綢緞、首飾、胭脂以及香料,這幾樣她們都有涉獵,挨著的幾家店鋪全都是她們的,都是兩層樓的結構,下麵分別是各自的櫃台,樓上則一分為二,首飾及綢緞莊的成衣各占一半,招弟坐在二樓窗邊,能將底下一條街都收入眼裏,這是專門布置好的等候區,有茶和點心提供,其他地方隔成一間一間的試衣間,招弟歇著腳,看店員禮貌的招待客人,突然就想起了初次進京,進別人的布店被人百般嫌棄的事情來。
記得那時候心裏雖然沒有生氣,卻還是想著等以後自己開家鋪子,貨要比他好,服務要比他優秀,最好就開在他家附近,搶了他的生意,打得他臉啪啪啪。現在鋪子的確開了,可是從開鋪子那時候就已經沒有這樣的心思了,倒是把這作為一個教訓讓底下的人記住,這樣一想才發現,自己很久都沒有管過這方麵的事情,而現在來看,弟弟妹妹們都做得挺好的啊,莫名的有了一點孩子長大後的驕傲與心酸。
這樣自由的日子過了幾,宮裏傳來旨意,請招弟進宮話。
進宮裏,招弟沒有帶自己的人,而是帶了從南安城那邊王府跟過來的兩個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