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玖盼了許久,終於盼來的如蘭的信,雖然隻是幾句話,幾個字。可是沐玖還是感受到如蘭的傷痛以及堅強,此時蘭兒若有個萬一,這江山怕是真得落入他人之手。
沐玖與寧王商議之後,就派人護送皇上的遺體上京,可是兩人卻為誰護送遺體回京有分歧,寧王希望由鎮南侯護送皇上回京,可是沐玖卻希望寧王隨行。
寧王自是不同意,寧王本就是番王,自是不能回京。而且還是在皇上駕崩的這當口。若回到京城去,豈不是落人口食,也容易讓人誤會寧王有不臣之心。
而且寧王也知道鎮南侯在朝中聲勢頗大,回到京城正好可以幫著太後穩住局勢。比之自己回到京城,鎮南侯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可惜的是,鎮南候卻不肯。
沐玖的理由很簡單,西域人狡猾,一定會趁沐玖不在,軍中隻有寧王鎮守,發動偷襲。
到時候寧王一人,如何應付這些殘暴的西域人。到時候丟了城池可如何是好,沐玖不想因為內亂,而讓瞳關的百姓受到傷害。
每每沐玖想放棄時,就會想以當日讓西域人屠村的百姓,看到大龍的百姓血流成河。
沐玖與寧王相處的時日不長,可是沐玖卻能感受到,寧王對皇上的擔心,對大龍的盡心盡力。
當然寧王也有心無力,不是真刀真槍殺出來的將軍,將士們自然不服。而且毫無領兵打仗的經驗,沐玖真不放心把這些士兵全交給寧王。
“寧王,本侯信得過你,太後也信得過寧王的為人。當年太後讓寧王來守這瞳關,就可見寧王在太後心中,蛤不爭不搶,確實是忠惱火大龍的王爺。
所以本侯對寧王很放心,寧王隻管回京,協助小皇子坐穩皇位。寧王想必也知道如今瞳關的局勢,所以本侯隻能守在這裏。本侯要為皇上報仇,寧王不必再多言。”沐玖堅定的說完。
寧王見沐玖堅持,也隻能應下,“既然侯爺如此信任本王,本王也隻能恭敬不如從命了。
本王一定會全力扶持小皇子繼位,小皇子是本王的親侄子,本王不會讓任何人傷害他。”
兩個男人眼神互換,沐玖相信寧王今日說的每一句話,既然沐玖敢放寧王回京,就知道寧王絕對不會叛變,不會去爭那個位置。
於是在沐玖的目送下,寧王帶著皇上的遺體往京城去,沐玖此時心事重重,當初自己若早一些進攻山東,是不是就能活捉住和王,也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讓和王害死皇上呢?
隻可惜一切不能重來,不過和王的妻兒全在京城,和王做的錯事,就由他們去承擔吧!
西域新王飲著美酒,摟著美人,沒想到王兄居然為一個女人而死,還是一個大龍的公主,真是沒誌氣。
西域的男人哪能為女人折腰,再說這西域什麼樣的美人沒有,為一個大龍的女人有必要嗎?
不過呢,王兄的愚蠢才能讓自己繼承王位。現在大龍的皇帝也死了,正是攻打大龍的好機會,天賜的好機會。
是不是該好好的利用呢?錯過了這次機會,想再尋機會去對付大龍人,恐怕是有些困難了。而且大龍有那個鎮南侯守著,難得遇到大龍軍心不穩的時候。
西域新王最後還是決定拚死博一博,也許這就是一次機會。一次讓西域打敗大龍的機會。
幾百年來大龍與西域都是尷尬的局麵,兩邊都蠢蠢欲動,可是卻又不敢輕易出手,也許到自己手裏麵,就會是一翻新變化呢?
雖然西域還有一部分勢力不肯服從自己,可是隻要自己打攻了大龍,相信那些人一定會乖乖的聽話。
寧王一路艱難的回到就城,一路上為了護送到皇上的遺體,寧王費了不少心思。雖然現在天氣還很冷,要雖西域比京城更冷,一路上最怕的就是屍體變壞。
所以寧王隻能讓人往屍體裏放冰塊,時不時還在去查看一翻,是否融化。這樣一翻折騰終於在半個月後,到達了京城。
百官早就從太後處知曉,皇上在與和王的戰鬥中,英勇的犧牲了。而且是與叛徒和王同歸於盡,堂堂皇帝寧可同歸於盡,也不願意做俘虜。
不得不讓人敬佩。而皇上的事跡,自然要經過一些加工,再傳到民間去。於是皇上的死因傳到民間之後,就變得格外的感人了。
老百姓們為有這樣偉大的皇上而驕傲,而百官也因為有這樣的皇上而自豪。可是這些對於如蘭來說,都是一種悲痛,一種淚。
永定侯等人一聽說皇上駕崩,首先提出的自然就是讓安王回京哭陵。可是這折子直接讓如蘭駁回去了,而且當眾訓斥永定侯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