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扶靈回京(2 / 2)

對於永定侯,如蘭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了,若不是迫於形勢。而且永定侯也隻是一個空架子,隻能上折子鬧鬧事,

做不出什麼大動靜來。所以如蘭就睜隻眼閉隻眼了,不過這次如蘭想的很清楚,若永定侯繼續這麼鬧下去,就直接讓永定侯在這世上消失。

也讓其它大臣們看看,一直惹怒自己到底會有什麼結果。當然這是最壞的結果,因為朝局必需維持穩定,不能出現動蕩。

如蘭抱著小皇子站在城門口,就像當日迎接昌平一樣,隻是這一次人人臉上均是一臉的悲痛,沒有一絲的喜色。

而且百官均一身孝衣,如蘭也是一身白色的宮妝,再配是一朵白色的宮花。臉上未施脂粉,雖然沒有往日的美麗高貴,可是這樣的太後,反而隻是一個尋常的母親,失去了孩子,隻能痛苦的哭泣。

看著皇上的遺體慢慢的運進城,太後隻是無聲的跟在其後,昌平緊緊的扶著母後,就怕一個不當心,母後就會倒下。寧王看到虛弱的太後,很心疼,真希望自己能代她去痛。

這個女人比男人還要堅強,比男人還要有魄力,比男人還要勇敢堅強。可是現在的她,就像一朵可憐的白花,

昌平長公主心如刀割,這是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弟弟,現在就這樣離開自己了。日後這大龍的江山,隻能由母後撐起來了。對西域人的仇恨,第一次讓昌平長公主失去了理智。

所以當接到和王引誘皇上出大營,然後與皇上同歸於盡時。昌平長公主心痛過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人把和王的妻兒全充做奴籍。

昌平長公主沒有要她們的性命,可是這樣讓高高在上的和王妃,和王世子去做奴才,比殺了她們更讓她難受。

在百姓眼裏, 這是昌平長公主寬和待人,和王叛亂又害死皇上,本該是滅頂之災,妻兒均不能幸免,可是昌平長公主隻是讓她們去為奴為婢。這真是仁慈呀!

可是和王妃卻不甘願,直接就自盡了,和王的那些妾室可就慘了,平日裏也沒受過和王多少寵愛。

現在和王害死皇上,大家都要跟著問罪。本來想著至少是死罪,沒想到昌平長公主仁厚,隻讓大家充入奴籍。 這些妾室也就無所謂了,有命在就行了。

可是就因為他們是和王的妾室,所以沒有人願意用她們,而既然是奴才自然隻能靠給人做奴才養活自個,現在沒人肯用她們,也隻能在路上等著餓死了。可是就算是做乞丐,也因她們的身份,沒人肯給她們一個饅頭,一碗粥吃。

如蘭覺得每走一步,自己就痛一分,皇兒,你為何要義氣用事,若當初自己不把皇後的死告訴皇兒,也許皇上就不會自責,不會急著想回宮,不會急著想去滅了西域。

也許就不會有今日之事,可是現在一切都晚了一切都晚了。現在皇兒不在了,皇後也不在了,就隻有一個奶娃娃留給自己,可是看到皇孫,如蘭又心如刀割。

這是自己的親孫子,是兒子留下的血脈,這片江山是兒子拚命去守護的,自己這當母後的,若不為兒子努力守下去,不讓孫子繼承這皇位。也許以了地下,如蘭會無顏麵對皇兒與皇後。

皇上的靈堂設在宮內,百官以及命婦進中哭靈百日。如蘭看著棺木中的皇兒,多盼望他能醒過來,就算死後有這麼多人哭靈,可是又有多少是真心,多少是假意呢?

永樂公主帶著念兒進宮,念兒已經是少年了,風度翩翩。看到突然之間好像花一樣枯萎的太後,念兒心裏挺難受的。

雖然不知道為何太後那般喜歡自己,可是念兒卻很喜歡與太後在一處。打小念兒就與八皇子交好,兩人經常在一塊玩,念兒也是進宮最多的官家子弟。

從小念兒就覺得太後很美,很溫柔。可是今日看以太後時,念兒才發現太後也老了,也有痛苦和憂傷,並非自己想的那樣,隻有溫柔的笑臉。

永樂公主讓念兒去安慰太後,念兒也不知為何,看到太後傷心難過,看到昌平長公主流淚,心裏也會跟著流淚。念兒上前輕輕聲的勸著太後,而太後本來憂傷的眼睛,也因為念兒的出現,有了那麼一絲的生氣。

可是也就那麼一絲罷了,努力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傷心,叮囑念兒幾句,然後就又跪到皇上靈前。不過這也算是今日,太後唯一待見的人。

眾命婦心知這是因為鎮南侯,鎮南侯是太後的最大支持著,太後自然要厚待念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