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軍訓進入收尾階段,新兵們對“下連隊”的去向開始打起了小九九。
這個時候,季挺已經對當地——確切而言,當前行星——的軍事實力分布,完成了粗略評估。
評估結論很令季挺遺憾。一言以概之,他所落腳的國度,“要飛機沒飛機,要艦艇沒艦艇”。
當然,這不是說空軍、海軍都是擺設,也不是指造不出船、造不出飛機;這是指,除卻已經軍轉民的無威脅性技術不管,在第一梯隊的軍備領域,沒有自己造出來的、拿得出手的飛機與艦艇。
進口發動機等核心部件,自己補上其它部件的“組裝貨”,不算。
母機床德俄進口,這也就不去提它了。但以軍用機艦本身而言,最關鍵的東西都不是自家的,還好意思說是“自主研發”!
這不是“自主創新”,充其量隻能說是“模仿創新”。
這兩種創新,就像一個核動力組與一個柴油發動機,一頭大象與一個酵母菌,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什麼好比的?
噸位產量正飛速躥升?
製造整船,利潤隻有百分之三百分之五左右;而製造核心部件,利潤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十五。一艘船造下來,出整船的下遊商家,賺的還不如出核心部件的上遊廠家多。
噸位再大有什麼用?
能源環境成本高,技術利潤收益低。
這就是“噸位”的實質。
這就是“科學技術乃第一生產力”的鐵例。
不過也有一個亮點——不提行星內部的飛機艦艇,就衝出了行星大氣層的太空技術而言,倒是不錯。
雖然在“當地”不是第一也不是第二,但逃不出前五。
可惜,還處於最初的種子階段,還遠不能形成軍備,連實驗性武裝都沒有。
季挺大略估算了一下當地距離產生星際軍隊所需的年份,立馬對投身“宇航大業”失去了興趣。
這個估算結束,季挺將目光瞄準了需要大量體能訓練的兵種——陸軍野戰步兵。開坦克什麼的,統統不要。
因為這個兵種的作訓項目,與季挺所需的身體鍛煉相當吻合。
並且,要做就做頂尖!做最好!
同樣的汗水與辛苦,花在三流行當裏,撐死了也就衝到二流;擱在頂尖方向,那就足以成王!
用這原始社會的話來說,“好鋼用在刀口上”!
而這裏最拿得出手的軍事項目,就是“陸戰步兵突擊小隊”——這裏叫“偵察兵”。
話說偵察居然還需要陸軍親自出動……天上的衛星還是擺設啊,無人機也笨得要死。
不管怎麼樣,有了這些了解之後,季挺目標明確——“當偵察兵”!
……
目標一旦確定,季挺馬上開始行動。
季挺找了排長張義忠,報告敬禮,開門見山表明誌願,而後懇請張義忠的支持。
這是季挺第一次找上級“談心”。
別的新兵也有找過班長排長的,因為想家了、累壞了、做不到、被欺負了……
但季挺沒有。
季挺對老兵們的欣賞心中有數,但他從不恃寵而驕,甚至都不仗此主動接近老兵們,隻是紮紮實實做好自己的訓練。
季挺幾乎沒有直接的與人打交道的經驗,不過“上輩子”,季挺乃“模擬人生”的老玩家。星際網絡上的“模擬人生”,是一個大型聯合即時在線遊戲,玩家有各種地區、各種風俗、各種時代可以選擇。而得益於龐大的計算能力,那會兒季挺能同時玩好幾個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