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93:預提骨幹,集訓。(2 / 2)

所以季挺現在還是有一定經驗可以參考的——以“模擬經驗”來看,之前,他累積了不少“好感度”,並且一直沒有無謂的耗費;現在,是時候拿出來用了。

**************************

自從當年新兵入伍到現在,張義忠從不曾見過季挺這樣出色的兵;這幾月下來,越來越欣賞季挺,衷心惜才之外,幾乎把季挺當弟弟看,這就希望季挺有個好前程。而他是老兵,此時一聽季挺的意向,雖然讚歎,卻更多擔心,先誇了一句:“好誌氣!”又勸道,“偵察兵說起來是威風,但很累,很苦,而且危險性也高。等到年紀大了,退下來了,還往往一身傷。要不,你先跟家裏通個氣兒?”

季挺一聽,知道這話是肺腑之言,當下“啪”一下敬了軍禮,而後自動“稍息”:“排長,謝謝你為我考慮這麼多。隻是,我是孤兒,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沒有後顧之憂。所以,想拚就去拚了!”

——是的,這具身體最大的好處,就是原主兒乃一個孤兒!

原主兒從小在福利院吃飯睡覺,在隔壁一個小老頭家裏看書玩樂。小老頭在特殊時期裏受了打擊,身子骨壞了,但終究是熬過來了,到了七十年代末,手裏就有了國家賠償。小老頭沒有子女,妻子也在特殊時期中離他而去了,這就待原主兒多了一些親切乃至寵溺,同時也免不了嘮嘮叨叨埋怨生不逢時;因為原主兒想當兵,小老頭臨終前托了個欠他大人情的副區長,等季挺滿了十八歲,就送來當兵,也算是謀了個出路。

否則,以季挺孤兒的身份,以季挺的身體素質,沒什麼希望順利入伍——這年頭,好好的娃兒,想當兵都是要塞紅包的,何況季挺剛來時那副身子骨!

季挺照實說了。當然,修飾了一下。比如,強調當兵、當偵察兵,乃他一直以來的理想。

張義忠明白了,不再強勸,而後把他知道的一些門道詳詳細細告訴了季挺。

但張義忠畢竟隻是個普通老兵,農村出身,見識有限,這些東西也大多是道聽途說而來的、不是他親身經曆——若是親身經曆,他現在又怎麼會隻是個大頭兵?——對其中關竅不曾一清二楚,故而在季挺看來,這些門道未免流於末節。

可這又有什麼關係?

季挺仔仔細細聽了、記住了,並且由衷謝過。

因為這個新兵排長對他的關切,不摻水、不圖謀。

何其珍貴。

這個原始社會還是有一句話說對了——“人間自有真情在”!

……

送新兵下連隊那天,張義忠狠狠一抱季挺,重重拍:“好好幹!你去的那是甲種部隊,記得給老子長臉!”

季挺應得理所當然:“一定!”

這回答有一份張狂肆意,不是那麼符合季挺之前給人留下的沉穩寡言、勤懇老實的印象。所以張義忠微微意外,重新端詳了季挺一下,突然就給樂了:“你小子!一定會有出息。”

言猶在耳,季挺被他的連隊推薦參加“預提骨幹集訓”。

因為季挺明確表示希望能夠轉為誌願兵,而且他的訓練成績,是今年來的新兵之中,最棒的!

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