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93:備戰比賽,被迫。(1 / 3)

預提骨幹集訓四個月,季挺親身演繹了什麼叫“爽歪歪”。

——與別人咬牙堅持、狠心苦幹不同,季挺是徹底在享受這個高強度的集訓。

這不是季挺變態,這是人之常情。

如果將一個人綁在椅子上、關在一小黑屋裏十天半月,他在鬆綁站起來、走出屋子見到陽光的時候,會有多麼欣喜快活,那是不必提的。

哪怕他腿腳麻木、走得趔趄;哪怕烈日當空、陽光刺眼。

而季挺“上輩子”,乃是一個基因工程的產品。

高端產品。

更確切而言,有高等智慧的產品。

但也是產品——不被人們視作同類!

那會兒,在一係列特殊手段的刺激作用下,季挺與星網直接接駁的大腦十分發達,使用率也開發到了極限。

一方麵,星網上有無垠的資料與數據,大腦的資料容量相比之下實乃滄海一粟;另一方麵,星網不會思考、不會創新,大腦卻可以。

若把星網比作柴草,大腦就是那火花。

沒有柴草,火花隻能閃爍幾下;沒有火花,柴草也無法被點燃。

兩者接駁,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之下,成就了一開始的“紅藍雙星”,令它們成為了後來的“碧藍五珠”;成就了那個製造季挺的地下家族,令它成為了強勢崛起的新世家;也成就了那個處境窘困的民族,令它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走向了前所未有的強盛!

當然,他們從季挺身上得到的,最後又覆滅於季挺手中。

但季挺的痛苦,卻是從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了……

……

大腦越是發達、開發程度越高,那就越需要營養物質、需要供氧供能。

這導致大腦與小腦爭奪營養,進而壓製了小腦的發育,後來甚至令小腦開始萎縮。

以那兒的醫療技術,完全可以解決這種腦部失衡。但那會削弱大腦的“過人優勢”,影響到製造這個“產品”的目的。

製造出季挺的人們自然不會那麼選擇。

所以季挺四、五歲之前,從外表看,還隻是個“運動神經欠發達”的孩子——在海量信息的衝擊下,季挺的心智早已成熟了——之後卻越來越虛弱了;到了青春發育期,最後一次對大腦的刺激計劃實施完畢,季挺癱瘓,連呼吸都需要依靠醫療設備,心跳更是一天到晚被重點監控。

而從季挺出生,到實施瘋狂報複,他一直、一直在那個秘密地下基地裏。

從不曾得以踏出一步。

隻有最為位高權重的三到五位家族核心成員,才知道季挺的存在。

他們畏懼季挺、憎惡季挺,卻又離不開季挺。

於是他們囚禁季挺。

季挺唯一通外外界的窗口,是星網。

星網上的模擬遊戲,當然很有趣,擬真度也很高,什麼都可以做,殺人、救人,周遊世界、談情說愛,乃至開疆拓土。

然而,那個時候的季挺,那個“生物半腦”,還是想親眼看一看真正的藍天、真正的白雲。

這是高等智慧生物向往自由的本能,不是任何技術能夠抹殺的。

所以對季挺而言,如今能用自己的雙腳走路、蹦跳,這種享受,實在無法用語言描述。

這就是幸福。

季挺的幸福。

至於訓練中衝擊身體現有上限所帶來的區區不適……

那隻能襯得這幸福更為甘美!

**************************

這個集訓又叫“班長集訓”,其目的是從各連隊抽調一批思想素質、軍事素質“雙過硬”的戰士,集中給予高強度、高水平的教導,從而培養出一批基層骨幹士官。

季挺的軍事素質,那是沒話說的,同期新兵也就在純體能的項目上,還有幾個人能與季挺比一比;而在射擊、踢正步這種技巧性占主要因素的項目上,季挺已經足以與最好的教官媲美。

至於季挺的思想素質……

考量到沒有多少人際交往的實際經驗,為了應對現有環境,季挺背下了入伍以來所有政治課的講授內容,重點分析了個個口號;另外,季挺還在晚上的自由時間去閱讀室看書默記,從而進行了大量補充。

這點東西,在季挺的評估裏,隻能說是“蛛絲馬跡”,壓根稱不上“曆史資料、社會資料”;但擱在戰友們麵前,足以令季挺成了“活黨史、活軍史”。

況且季挺軍歌又唱得嘹亮飽滿……

誰會認為這樣一個戰士,思想素質不過硬,嗯?!

於是季挺悶聲發大財。

悶聲發大財的季挺,閑話不多,往往是別人問他,他才開口回答。但一旦開口,誠懇坦率,給人印象很好。

這樣的季挺,氣質內斂凝重,舉止沉穩從容,很符合這個國度的傳統標準。

所以戰友們信賴季挺,教官們欣賞季挺。

此外,季挺“練”出了一手絕活——心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