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93:備戰比賽,被迫。(3 / 3)

所以裁判們有些為難,秉著服從上級的原則,當即請示了在場的軍長、政委。

結果軍長發話,將第一判給了季挺。

季挺靜靜站在那兒,麵無表情。

人人都以為季挺在緊張,沒人知道,季挺是在試探。

試探這支部隊的領導們,是否還重視“實用性”,是否已經嚴重淪於形式主義,古板到忘記了戰場是什麼、戰爭是什麼。

因為等到兩、三年後,季挺為自己安排的訓練,會需要上級的支持——物資支持。

這支持,營長團長,不夠;軍長,或許夠了。

當然,作為回報,季挺不介意把自己所用到的訓練方法傾囊相授。

而作為一個小兵、一個士官,如此近距離直接接觸到軍長的機會,可不多。

幸運的是,這一次試探,季挺沒有失望。

相對地,季挺不得不多展現了一部分實力。

結果最後,季挺不僅捧著個“優秀學員”回連隊,更在年年舉行的“預提骨幹集訓”學習班裏,留下了一段傳說。

**************************

季挺對這些並不在意。他正期待他接下來的生活——練功,帶兵,練功,轉士官,帶兵,練功,練功,繼續練功,接著練功,還是練功……

參加了這個集訓,如果以後沒有進一步發展,一般到二期士官結束,才能退役——畢竟部隊下了本錢培養你。

季挺對此感到滿意。從新兵入伍到二期士官任滿,一共八年。

八年的時間,有管飽的食堂,有廣闊的場地,有各種簡單器械,還有偵察營的好戰友、好對手,足夠讓他將這具身體徹底調理過來,訓練到“當地”所能達到的最好狀態,並為以後的發展打下紮紮實實的基礎。

到時候,他二十六歲,正是退伍的好時候。

萬事開頭難。要想建高樓,先要打地基。這八年,會十分辛苦,也將十分重要。

而軍隊裏什麼都簡陋,但卻有一個大優點——供給製。

衣食住行,甚至醫療,不用分心。

不過,季挺回到連隊沒幾天,被連長叫了去。

……

“報告!”

“進來。”

“連長,你找我?呃……營長?”

“嗯。集訓成績很不錯呀,沒丟了我們鐵骨營的臉!”

“嘿嘿。”

“軍區每年有比武大賽,你想不想去?”

“哈?”

“怎麼,驚訝了,還是對自己沒信心?你一直表現得挺好,加油幹,再接再勵,爭取再拿個第一!在榮譽室裏,占它一個位置!”

“是!”

為什麼一個兩個都這樣?!

果然是原始社會……

**************************

營長並不是特地為季挺來的,他找連長有事,順帶鼓舞了幾句,說完就走了。

連長接著勉勵了季挺一番,讓季挺去找副連長。

副連長兼著連指導員,他問起了季挺對“團生活、黨生活”的感想。

季挺明白了。

季挺當然無法信仰這個政黨。但季挺毫不介意多個身份。

隻是,入黨申請書寫起來有點兩難。

如有必要,季挺能夠毫不費力地撒謊,但眼下還沒那個必要——比起撒謊,季挺寧願不入黨。

因為不值得。

不值得不是因為季挺認為撒謊乃壞事,而是因為撒謊可能會帶來麻煩。

撒謊就是一種手段、一種方法。而手段與方法都是中性的,沒有褒貶之分。

就像刀子。

刀能救人,也能殺人。是好是壞,不在於刀,在於持刀的人。

類似地,撒謊既能被人販子用來拐騙天真的小孩,也能被勇敢的情報工作者用來為自己的祖國謀求利益——當然,如果別國的情報工作者來我們的祖國幹這個活兒,我們斥之為“無恥的間諜”。

但季挺很清楚,“撒謊就像滾雪球,一個謊言沒準需要無數個來遮蓋”。

所以季挺的入黨申請書,從頭到尾隻有一個中心思想——他會努力不懈,一步一個腳印地成為最好的偵察兵!

至於這是“為黨為國為人民”,還是為了享受身體健康、能蹦能跳還能格鬥打架的樂趣,那就隻有季挺自己清楚了……

……

申請書交上去後,季挺就沒再想它了。

他忙著練功。

軍區比武有團體項目也有個人項目,而想要去軍區比武大賽上露臉,必須得過選拔關——整個團先有一輪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