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夥太容易臉紅。
在基層軍隊,山頭主義到處是,會來事兒的人受歡迎。差不多的軍事水準,內向的人離入黨提幹之類的好事兒就遠——當然,要是一個列兵有什麼項目水準很高,高到能力壓群雄,那不管他內向外向,都會吃得開。
性格決定命運。
常衛寧就因為他的性格,多花了一年時間,才得到了他早應該得到的機會。
季挺對此隻有兩個字的評語——“原始”!
如果不那麼原始,作為軍人,精確的量化考核標準在那兒,各個項目的成績數據化,名次一目了然,怎麼會有外向上位、內向擱淺的問題?
基層軍人又不是談判專家!
基層軍人要的是服從、是殺敵,與交際能力有什麼關係。
可這裏許多事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班長、排長、連長的印象分,取決於“說情”能力而非軍事能力,這就難免令常衛寧這樣的人吃虧,也導致整個軍隊的效率劣化。
……
而連指導員對季挺的申請書,也很滿意。
因為這申請書,書寫整齊端正,表述真摯誠懇,切入點由小見大,引用黨史翔實深刻,詞句簡潔流暢,通篇文章邏輯嚴密、結構清晰——實乃難得一見的範文!
可憐連指導員以往見的都是千篇一律的申請書,實在是無聊透了,所以這一回,連指導員將這份申請書看了四五遍,而後把它貼了出來。
就這樣,季挺的入黨申請書作為榜樣示範,跑去了閱讀室的牆壁上。
**************************
結果第二天,他們去射擊場加訓時,齊雷就一摟季挺的肩,笑眯眯道:“幫我寫個申請吧?我最頭疼作文了!”
“代寫不行,指導員認得出字跡。”季挺嫌麻煩,“‘參考參考’,沒問題。”
齊雷樂了:“你口述,我筆錄?說定了啊!”
季挺痛快應了。
季挺的訓練習慣,是掐表限時。要麼不打,要麼就盡量既快又準。“打著玩”的情況,那是沒有的。而常衛寧一直包辦了季挺的“裁判”任務。
這天最後一輪靶子打完,常衛寧摁下秒表,問季挺:“你為什麼喜歡當偵察兵?想成為‘兵王’?”
季挺淡淡道:“因為這是和平年代。”
常衛寧沒明白:“什麼?”
季挺微微一笑,沒解釋,岔開了,去拿成績了。
和平年代,不用打仗,所以不妨做一個“最好的偵察兵”。
若是戰爭年代,季挺早當了逃兵,哪怕上軍事法庭、被扔到監獄裏去關幾年。
他可沒興趣輕賤自己的生命——為了這與他無關的原始社會、原始國度,冒著巨大的危險上前線,不是輕賤是什麼?!
戰爭!
那是戰爭!
吞噬士兵性命的戰爭!
再有潛力的大腦,一槍也就給報廢的戰爭!
……
六月中旬,一輛運兵車拉了季挺他們二十一個戰士去團部。
因為這全軍比武乃“尖子”比武,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名額有限。
單人項目,要進行優勝劣汰。
團隊項目,如有必要,會進行組隊調整,以求強強聯手、衝擊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