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別人不留意的地方下工夫
司空見慣的事,一般人都很容易疏忽。其實,機遇就往往隱藏在其中。假如不是對周圍的事情感興趣,沒有細心的觀察、持久的思索,那麼,即使機遇降臨了,也無從知曉。因此,要養成留意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哪怕是不起眼的小事,也要仔細觀察,深入思考。
“節流”本是理財的好習慣,但在麵對降價、打折時,也要三思而後行,確認自己是否確有需求。
——中國佚名
南希的父親是一位大學教授,母親則是一名州政府高級職員,家庭收入相當可觀。雖然家庭經濟狀況不錯,但是南希的母親還是像普通的家庭婦女一樣節儉。節儉本來是個好事情,但她的“節儉”卻事與願違。隻要走進她家的雜物室,你就會吃驚地發現,這裏簡直是一個小型的超市,日常用的東西幾乎應有盡有。而據南希母親說,這些都是打折時買的,太便宜了,很劃算。但是,你如果聽聽南希父親的看法就會發現這根本不是節儉,他說,她一看到打折或甩賣的東西就控製不住自己了,不管有沒有用,都買,不買好像是錯過了機會蒙受了巨大損失一樣,其實,這裏的大部分東西根本就沒用過。
像南希母親一樣,很多人都產生過這種心理,看到便宜的東西就買,也不管家裏是否需要,“隻要買下來,早晚會用到”,大多數人都抱著這樣的想法。其實,很多東西也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它們不但沒有用途,沒有升值空間,反而耗費了你的金錢,占用了你的家庭空間。你還覺得劃算嗎?
理智購物約等於理財,養成理智購物的習慣,不僅可以物盡其用,而且還能節省出一大筆錢來。
理智購物,就是理財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看到打折或甩賣的商品時,很容易頭腦發熱,買上一大堆對我們實際上一無用處的東西。這些都是因為我們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購物動機,才導致了盲目的購物。
而作為國際名模,收入不菲、身處巴黎的呂燕卻能夠抑製住自己的購物衝動,做到了理智購物。
2000年6月,呂燕開始在巴黎發展自己的模特事業。對於女孩而言,巴黎的誘惑是不可抗拒的。和大多數時尚女孩一樣,隻要看見“Sale”的字樣呂燕就會衝進商店,選擇那些品牌時裝。但是,呂燕很理智,她隻購買她認為劃算且有價值的東西,從不瘋狂購物。
購物中,既實際又想浪漫的呂燕掌握了許多竅門,她可以在不講價的巴黎時裝店裏享受到八折優惠,因為她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去等待。
即使如此,呂燕還是有些無奈地說:“折扣,對於女孩子來講當然很重要,她們都希望買到好東西,而不用花太多的錢,打折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機會了。”然而誘惑總是無處不在,呂燕就堅持一個購物信條:不僅要沉得住氣,還要冷靜消費。具體地說,就是在買東西之前就想好自己的目標和目的地,而不是去逛完所有的店。在呂燕的眼裏,“光憑打折也是不行的,一定要東西好、實用。有的時候很多人會犯同樣的錯誤,就是因為看到打折買一堆的東西,但又用不上,那是一種浪費。”
雖然身為蜚聲中外的名模,年紀還小的呂燕顯然是一個大孩子。呂燕的朋友都知道,除了給家用的錢之外,她的收入也都是交由父母管理。而模特作為時尚中人在穿衣打扮上的投入自然很多,呂燕的消費大部分都是花在買衣服和一些小飾品上。她覺得這些不多的支出會給她帶來好的心情。
呂燕的事業穩定後,她還把父母和弟弟妹妹都接到了北京,不僅給他們買了房子,還負責供弟弟妹妹讀書。那個時候的呂燕在自己消費方麵很節儉,每月收入的一大半都給了家裏。
雖然呂燕也可以像別的女孩子那樣大把大把花錢,但那樣的花錢也不會有什麼意義,隻能是暫時地滿足一下自己罷了。隻有頭腦中有著清晰的購物計劃和理財目標,才能握緊手中的錢袋子,讓裏麵的錢去做更多有用、有意義的事。比如,呂燕,她省下了錢去使父母過上好生活,去供弟妹讀書,這難道不更有意義嗎?
當你走在商業街上的時候,不要被經銷商們極富鼓動性和針對性的廣告所誘惑,而是要視自己的需要購物,否則,你會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購買的理由的。
1.叫上三個朋友
如果你購物的時候常常優柔寡斷,有時意誌堅決,有時非常衝動,那麼就叫上至少3個朋友。他們可以為你提供寶貴的意見,幫你做決定,抑製你的衝動。
2.貨比三家
當你看到有你非常喜歡的東西時,一定要克服立即購買的衝動,多走幾家店,多比較比較。或許你還能找到你更喜歡的東西或價格更合理的地方。
3.下決心找三個不買的理由
在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人們總是尋找各種購買的理由,等買回家後,卻又在尋找各種不該買的理由。與其在事後後悔,不如在購買前便給自己列出不買的至少3個理由。比如,我現在並不需要,留著這筆錢還有其他用處,家裏沒有放置它的空間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