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不一般的營銷?(1 / 3)

49.事業從推銷員開始

人們會輕易拒絕一個陌生人,但很難拒絕朋友,如果你想和他做生意,首先就要和他成為朋友。

1998年3月,已經32歲的下崗工人冉女士揣著多年積攢的6000元南下廣州。她當時沒想過到底會有什麼成果,她隻想闖一闖,反正已經沒退路了。在同學的介紹下,冉女士來到廣州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當銷售人員。公司不包吃也不包住,連底薪都沒有,隻有產品。

當時,冉女士不懂醫療器械,不會講粵語,不知道廣州的門診和醫院的大門朝哪開。每天拿著地圖一家家醫院和門診跑。3個月裏,她沒賺到一分錢,卻花光了帶來的6000元。她開始向公司老板借錢度日,但卻沒想過要回家。

幸運的是3個月後,冉女士終於看到了曙光。讓醫院買一種醫療器械是非常困難的事,隻有該醫院有關負責人同意試用,才有一點希望。可她連和這位負責人講話的機會都沒有。當時,她一周到該醫院6次,幾乎每天去兩次。負責人上班她也上班。他從來不理她,她隻為了混個臉熟。一天,他下班後去菜場買菜,她也跟著一起去。他終於忍不住了,問她為什麼跟他居然跟到菜場。於是,她就和他聊什麼菜好吃,什麼菜新鮮,怎麼做菜。接下去的日子裏,她再到醫院去,他就不好意思完全不理她了。她從來不和他提她的產品,隻和他聊家常。第一天可能講幾個字,慢慢就到兩分鍾,幾分鍾。

到第二個月底時,他開始主動問起她的產品,這時候她才真正開始工作。冉女士的經營策略是人們會輕易拒絕一個陌生人,但很難拒絕朋友,如果你想和他做生意,首先要和他做朋友。那醫院在試用完冉女士的產品後,覺得的確適合他們的病人,於是開始找她進貨。

2000年初,她開始雇人幫她打理業務。這個時候她已經向11家醫院和門診供貨,同時和7家醫療器械公司合作。雖然積累的錢還不是很多,但她的事業已經開始走上軌道。在她和雇員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下半年,她終於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50萬元。

50.超越24小時的推銷

“百萬美元推銷員俱樂部”的加入條件就是年銷售額100萬美元,而坎多爾弗的推銷額竟達到了10億美元,遠遠超過了絕大多數保險公司的年銷售總額。那麼,坎多爾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

喬·坎多爾弗出生在美國肯塔基州的瑞查孟德鎮,1960年,當他的第一個孩子米切爾降生時,每周56美元的收入使這位數學教師的家庭生活出現了困難。

在坎多爾弗就讀於邁阿密大學時,一家人壽保險公司曾向他出售過保險;現在,這家公司寄希望於他向大學生們推銷各種保險。在基本通過資格測驗後,保險公司錄用了他,並答應每月付給他450美元,條件是他必須在未來的3個月中出售10份保險或賺取10萬美元的保險收入。

這對於隻是個數學教師的坎多爾弗來說,真是太難了,而妻子卻很支持他,他努力熟悉每一件與人壽保險有關的事兒,為了奮鬥,他以每月35美元租了間小屋,並把妻子送回娘家。他給自己製訂好了計劃,可事情與他預料的大不一樣,在工作的第一天,他花了16小時與7人談生意,卻沒有一個成功的,他停食一天以示懲罰。

但他沒有灰心,不斷的努力使他在第一個星期就獲得了92000美元的銷售額。

同年12月,坎多爾弗再次與保險公司簽訂了6個月代理商的合同。同時,作為對坎多爾弗的鼓勵,公司付給他18000美元的酬金和獎金。從那時起,坎多爾弗就知道了他這輩子應該幹什麼,他找到了終身的職業。

為了幹得更好,每天坎多爾弗要比別人多幹幾個小時,他的一年相當於別人的一年半。

坎多爾弗不僅延長工作時間,還能有效地利用時間。

坎多爾弗在他的工作時間內,從不幹沒目的的事。他每天的飯均有意義:如果他與某人一起吃飯,則他或許是一位顧客,或許是一位能有助於坎多爾弗賺錢的人;如果他單獨一人吃飯,則他或許在接電話,或許在閱讀與他的經營業務有關的資料。一天之內他對人說的話均與工作有關係,他所閱讀的每本資料都直接或間接地與他的經營業務有關。他把自己的經驗告訴一位曾向他詢問如何使銷售額翻番的年輕人,結果,那個年輕人的銷售額增加了3倍。

坎多爾弗恨不得把吃飯、睡覺的時間都用來工作,他說:“我覺得人們在吃睡方麵花費的時間太多了,我最大的願望是不吃飯,不睡覺。對我來說,一頓飯若超過15~20分鍾,就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