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堅韌的個性,必備的知識與才能,以及正確巧妙的思考技巧,對致富而言,無異於機器內部的硬件。大多數人並不缺乏知識與才能,但卻沒有一個正確巧妙的思考技巧,這正是他們沒有創造出財富的原因。拿破侖·希爾說:“思考即財富。”
56.周玉鳳的生財之道
看到一個好產品,精明的商人要學會判斷其市場是否有前途。精明的周玉鳳,從報紙上看到一條信息,竟把小草作為自己經營的商品,結果利潤如潮水般湧來。
台灣“天作實業公司”的女老板周玉鳳,從報紙看到這樣一條信息:科威特由於完全是沙漠,每年需要進口大量泥土種植花草,美化環境。這條簡單的信息啟發了這位有經商頭腦的老板,她認定小草可以作為商品,它會比泥土更有發展前途。於是,她投入資本,請科研部門和專家協助研究一種可以不需泥土種植的小草。不久,果然獲得成功,小草成為天作實業公司的發展之源。
天作實業公司研究出來的小草,準確地說,應為“植生綠化帶”,是一種可以大量生產的標準草皮。它的構成,首先是用化學纖維與天然纖維製成“不織布”,然後把青草種子和肥料均勻地灑在兩層“不織布”之間,卷成一卷,再把它包裝好,由商店進行零售。用戶在使用時,隻要把這些“不織布”鋪在地上,敷上一層薄薄的泥土或稻草幹,每天灑水保持濕潤,不用一個月的時間,這些地毯般的“不織布”就會長出綠茸茸的小草,這與在泥地上種出的草坪毫無異樣。
這種“植生綠化帶”優點很多,它到處可以“種植”,不管在泥地上或沙漠上,乃至樓宇的頂屋陽台,隻要把“不織布”鋪開和保持濕潤,綠草就會如期長出來。它既可以防止灑水時把草種衝走,又能保持水分使小草均勻成長,成本低,成活率高,幾乎達到100%。正因為它比泥土種植草坪優越,所以很受建築商和用戶歡迎,它一上市,生意就十分興隆。
“植生綠化帶”原來是日本首先開發的,但由於它疏於對“不織布”的精細研究,它的化學纖維成分搭配不當。因天然纖維隻占20%,化學纖維占80%,這樣構成的“不織布”空隙較多,草的種子容易掉失和易於被水衝走,這樣,必然使植草成活率不高。天作實業公司針對日本產品的這些弱點,把“不織布”進行了改良,使用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各50%,結果克服了日本同類產品的弱點。
天作實業公司的研製成功後,沿著信息提供的方向,派員到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寸土難得的國家去推銷這種“不織布”,並在當地進行“植生綠化帶”的示範種植,宣傳它可以美化環境,見效迅速,還有定沙、防沙的優良特點。經過3個月的推銷活動,很快使當地人信服了,連酋長和王子都得意地稱這種產品是“台灣創造的現代神毯”。現在,天作實業公司的小草生意越做越大,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應接不暇,利潤如潮水般湧來。
57.一則新聞造就成功
日本有一個企業家名叫古川久好,他之所以能成為企業家,完全得力於當時報紙上一則普普通通的新聞。
古川久好原本是一家公司的小職員,平時為老板幹一些文書工作,跑跑腿,整理整理資料。幹這種工作,氣力沒有少費,工資卻不多。因此,他整天滿腦子想的就是如何發財致富。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天,他終於從報紙上看到了這樣一條消息:
現在美國正在大量采用一種自動售貨機,這種售貨機不需要人看守,一天24小時都可以銷售商品,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營業,它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專家估計,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這種新的售貨方式必將會大行其事,消費者也會很快地接受這種方式。
古川久好看完這條消息後仔細琢磨著,他認為現在日本還沒有一家公司經營自動售貨機,而將來日本必然會進入自動售貨的時代。他對自己說,這種沒有什麼本錢的生意是再合適不過的了。要發財,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有了這個想法,他就立即行動起來,向親戚朋友籌款借錢購買自動售貨機。經過一番努力,他籌集到了30萬日元。
對一個小職員來說,30萬日元不是一個小數目!他用這筆來之不易的“巨款”買下了20台自動售貨機。他把這20台自動售貨機安放在酒吧、影劇院、車站、碼頭等人流比較多的地方,裏麵放上一些日用商品、酒水、飲料、流行雜誌等。
他的事業就這樣開始了!
新鮮的東西一般都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大家第一次看到公共場所的自動售貨機,一種試一試的心情油然而生,紛紛往售貨機裏投放硬幣,取出自己需要或不需要的物品。一般的情況是一個自動售貨機裏隻放一種商品,顧客可以從不同的售貨機買到自己需要的物品,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