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輯一 做事先做人(2)(1 / 3)

作為天下第一家庭,母子兄弟能在一起喝酒,實在是一件難得的事。所以,一向深沉的漢景帝也變得活潑起來。母子三人又是猜謎語,又是劃拳,好不痛快!一高興,漢景帝就對他母親說:母後啊,我百年之後一定要把位子傳給弟弟!

老太太一聽非常高興,激動地說:我的兒啊,這才是我的好兒子,你弟弟的好大哥啊!二小子,還不趕快謝謝你哥?

梁王連忙向大哥作揖道謝。偏巧這時有個不識相的人跪下說:皇上!這天下是高祖爺打下的天下,可不是您的私有財產!按照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接班的規則是這樣的,老子駕崩兒子當,沒有兒子才輪得著兄弟呢!現在您有這麼多兒子,怎麼能隨便說傳給弟弟的話呢!您一向挺英明,這次肯定是因為酒喝多了!

一聽這話,漢景帝頓時清醒了一大半,知道自己剛才說了糊塗話,於是趕緊借坡下驢:母後,對不起啊!兒子喝多了,剛才的話,您可別上心!

說完他往下一看,剛才提醒自己的不是別人,正是母後的侄子、自己的大表哥!他心想,這家夥挺有眼力見兒,將來值得重用!

漢景帝這會兒是解了圍了,他母後可傷了心,當景帝再舉杯敬母後酒時,老太太黑著臉,一聲不吭。他弟弟也耷拉著腦袋,一臉的不高興。就這樣,大家不歡而散。

酒宴雖然結束了,但事情並沒有結束。首先,漢景帝的母親跟他大鬧別扭,景帝是個孝順的兒子,為了安撫母親耽誤了不少工作。並且老太太一再提立小兒子為接班人的事,但漢景帝再也不敢輕易許諾,隻是一味跟母親玩太極,或派口才好的下屬去跟母親講道理。景帝弟弟的情況更是糟糕,自從快到手的肥肉飛走後,他就非常鬱悶和惱火,後來竟派職業殺手殺了許多堅決反對立他為太子的大臣。要不是看在母親的麵子上,漢景帝恐怕早就對這個弟弟痛下殺手了。

看看,就漢景帝一句隨意的承諾,惹出了多少風波。

點|睛|智|慧

很多人一到酒桌上,喝幾杯就開始興奮,腦子一熱就隨便對人家許諾這個許諾那個。但一醒了酒,不好意思,所有說過的話,統統作廢!也許大家都知道酒桌上的話不能當真,但說了不做,畢竟大家心裏還是會有疙瘩。以後,你就不好做人了。所以,不想做或做不了的事,千萬別一高興就隨口答應!寧可因事前不答應而得罪人,不可因事後反悔而得罪人,後者更嚴重。

第七節 一個煙頭可以毀掉一座森林

老祖宗說話

盛滿之功,常敗於細微之事。

譯文:本來應該很圓滿的功業,卻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而付之東流。

過來人的故事

賀若弼是北朝的一員名將,跟隨楊堅開創天下,立下過赫赫戰功。隋朝建國後,他就成了很吃香的核心高幹。但賀若弼天生有個毛病,就是愛放大炮,管不住自己的嘴。

隋文帝知道這一點,所以盡管很看重他,但沒有讓他擔任宰相,而是讓另一位大將楊素做了宰相,文臣高擔任副宰相。為此,賀若弼一肚子醋意,大炮放得更猛烈了,說話很不注意。隻要別人和他坐在一起,說不了幾句話,他就把楊素和高揪出來,批評一通,有時順便也捎帶著批評隋文帝,不管別人是否介意。

很快,隋文帝就知道了這些事情,大怒之下,把賀若弼免職,但仍然給他留了幾分情麵,希望賀若弼反省自己,改過自新。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賀若弼像個偏執狂一樣,冥頑不化,一點也管不住自己的嘴,話越說越難聽。沒有別的辦法,隋文帝隻好把他關進監獄,讓他對著監獄的牆壁自說自話去。

有一次,文帝去監獄探望賀若弼,就問他:“我用高和楊素做宰相,你居然說他們倆沒能耐,是吃貨,這是什麼意思?”

賀若弼回答:“高是我的朋友,楊素是我舅舅的兒子,他們到底有幾斤幾兩,我還不知道嗎?”

隋文帝聽後更為惱火,幹脆把他的爵位也給擼了。但一年後,念在他有功於國家,不好懲治,就又恢複了他的爵位。

隋文帝死後,隋煬帝上台。隋煬帝是個斤斤計較的人,不可能容忍賀若弼,但他就是一根筋,依然我行我素。

公元607年,隋煬帝巡視北方邊境,賀若弼同行。隋煬帝與突厥的啟民可汗在榆林會晤時大肆炫富。賀若弼就對隨行的大臣說,皇上太鋪張浪費了,難成大事。

聽的人把這事告訴了隋煬帝,隋煬帝大怒,他一怒就要殺人。賀若弼因“誹謗朝廷”被抓起來,很快被處死了。一代名將就因為管不住自己的嘴而丟了性命。

點|睛|智|慧

一個煙頭可能焚毀掉整座森林,一個蟻穴可以導致千裏長堤倒塌,一句話或一件小事,有可能把本來很好的事兒變成災難。古話說:“行成於思而毀於隨。”平時說話、做事太隨便、不慎重,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就會帶來嚴重後果,不經意間說的話、做的事,可能導致災難,到時後悔都來不及。

第八節 要淡泊,但不要刻板枯燥

老祖宗說話

淡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譯文:淡泊是一種非常好的品德,但不能落於刻板枯燥,如果那樣的話,對人對事都沒什麼好處。

過來人的故事

大明朝的海瑞,剛直、清廉、孝順,不用懷疑,這些都是很好的品質。但他過於刻板和嚴厲,害慘了不少人。這其中就包括他的老婆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