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受到別人的欺騙或侮辱,不要馬上就怒形於色、破口大罵,淡定點!學會了這種功夫,會有無窮好處。
過來人的故事
婁師德是唐朝武則天時期的一位很有特點的中央幹部,他以謹慎和忍讓而著名。關於他的忍讓,還流傳著一個成語“唾麵自幹”。
當時,婁師德已經是宰相了,他的弟弟去外地做地市級一把手,臨走前,他囑咐弟弟說:現在我們兄弟倆都做大官,大家難免會說三道四,你在外麵遇到這種事,忍著點,不要跟人家計較!
弟弟回答說:哥,這我懂!就算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臉上,我也不發火,自己擦掉就算了!
婁師德搖搖頭說:這樣還不行,我就是擔心你會用手去擦!
弟弟接著說:好,那我不擦,讓它自己幹!
婁師德笑笑說:這就對了!
婁師德是這麼教導弟弟的,自己也是這麼做的。有一次,他跟一位姓李的高官一起去參加早上的例行會議。婁師德因為身體肥胖,所以走路的速度非常慢。姓李的官員等了一會兒,就有點不耐煩,怒罵道:“你這個鄉巴佬!怎麼這麼磨磨唧唧!要不行,就滾回家!”
要是一般的人,拳頭馬上就得過去。但婁師德很平靜,他不但沒生氣,反而笑著從容地回答說:“在中央的幹部當中,我婁師德不算是鄉巴佬,還有誰能算是鄉巴佬?”見婁師德自己這樣挖苦自己,姓李的也就不好再說什麼。
如果上麵兩件事,可能會讓人覺得婁師德就是一個無原則的“好好先生”。那他與狄仁傑之間的事,則可以證明他的真品格。
狄仁傑與婁師德是一個時代的人,他之所以能當上宰相,也是靠婁師德的推薦。但婁師德從來沒向人說過這事,包括狄仁傑本人。
狄仁傑能力很強,後來他的地位慢慢超過了婁師德。由於狄仁傑看不慣婁師德“唾麵自幹”的那一套,所以他非常瞧不起婁師德,平常大家在一起工作的時候,他就沒拿正眼看過婁師德。可是婁師德碰見狄仁傑還是笑臉相迎。但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這種局麵。
有一天,女皇武則天問狄仁傑:“你認為婁師德能發現人才推薦人才嗎?”
狄仁傑眼睛都不帶眨地說:“我跟他共事了這麼長的時間,沒發現他還有這個本事!”
武則天語重心長地對狄仁傑說:“我知道,你對婁師德的那一套看不順眼,但人真的不能隻看表麵。就拿你來說吧,我之所以知道你狄仁傑有才,就是他婁師德推薦的!難道這還算不上是慧眼識人嗎?”
狄仁傑聽了,又是慚愧又是感慨,心想:婁師德這家夥還真憋得住,這麼長時間,那是一絲風都沒透。他動情地說:“我得到婁師德的恩情這麼久,竟然沒有察覺到一絲一毫!婁師德真是一個好人啊!過去我還那麼對他,太不應該啦!”
後來,狄仁傑逮著個機會問婁師德:婁大人,你推薦我的事,怎麼不跟我說一聲,害得我當了白眼狼!
婁師德嚴肅地說:說實在的,你給我臉色看,我心裏也非常難受,但一想到我是為國家推薦人才,我個人的這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麼?隻要你沒有辜負我的期望,你打我都行!
聽到這,狄仁傑流淚了,他跪下說:你是好人啊!你的恩德我這輩子報答不盡啊!
婁師德連忙扶起狄仁傑說:使不得,使不得!
從此以後,兩人成為了鐵哥們兒。
點|睛|智|慧
有些人一受到別人的欺負和侮辱,就恨不得馬上操起家夥拚命。這種以牙還牙的反應非常不理智,所謂“殺人一千,自損八百”,任何報複都要付出代價。何不學學婁師德,任你嘲諷、排擠和不理解,我隻微微一笑。
第六節 笑莫笑,悲莫悲
老祖宗說話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所以福來不必喜,要看他會受;天欲富人,必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做。
譯文:老天要讓一個人失敗,肯定會先給點甜頭使這個人驕傲起來,所以當好事光臨的時候別太高興,要沉得住氣。老天要讓一個人成功,肯定會使他受點磨難以便他警醒,所以當災難降臨的時候別太擔心,關鍵是想好怎麼渡過難關。
過來人的故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在中國流傳很廣。古時候,在我國北方的邊疆地區住著一位老人,大家都喜歡稱他為“塞翁”,意思是邊疆的老頭兒。
北方邊疆地區都喜歡養馬,塞翁也不例外,而且他還養著一匹體高膘肥的好馬。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有一天,也不知道那匹馬吃錯了什麼藥,突然就走失了。鄰居心想:這老頭兒好不容易養出一匹好馬,就這麼丟了,那還不得傷心死。於是他們就紛紛跑到塞翁家去安慰他,可是一進塞翁的家門,大家就感覺到氣氛不對,這老頭兒丟了馬,竟然還笑嘻嘻地好像他撿了錢似的。
塞翁見大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笑著說:“各位街坊鄰居,既然馬已經丟了,就算我哭死,也於事無補,倒不如高高興興地麵對,說不定以後還有好事等著我呢!”
大家見他自己都這麼說了,就不好再說什麼,於是都將信將疑地走了。
幾個月後,當大家快要把這件事忘掉的時候,那匹馬卻回來了。它不但自己回家了,還帶來了個“小情人”,一匹馬變成了兩匹馬。街坊鄰居都很為塞翁高興,於是大家又紛紛前來恭喜塞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