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這種行為,讓愛好文藝的隆慮公主很受傷。但古代講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溫順的公主也隻能湊合著過,不久他們的兒子出生了。於是,隆慮公主就想把兒子打造成自己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等兒子長到五六歲的時候,公主就開始教他背誦《論語》《詩經》,但這種教育模式,她的財迷丈夫非常不喜歡。有一次,隆慮公主又在教兒子讀書識字。正當他們母子倆其樂融融的時候,突然,孩子他爹一把奪過書,扔在地上說:背這些東西有什麼用?我不喜歡讀書,不照樣吃香的喝辣的!我跟你說,有鈔票才是硬道理!
隆慮公主氣憤地說:在兒子麵前,你能不能不說這些惡心話?你自己文化不高也就算了,難道還要叫兒子跟你一樣當睜眼瞎!
行,你就慢慢教吧,總有一天,我得叫他學他老子!駙馬爺罵咧咧地走了。
等孩子長到十幾歲的時候,駙馬爺開始了他的罪惡計劃。兒子要讀書,他便拿個美玉或金元寶在他眼前晃,小孩子貪玩,一看就放下書來鑒賞寶貝了。而這時,他爹卻拿著書去了廚房,看見傭人正在做飯,就把書扔給他們說,把它當柴燒了!
傭人有點遲疑地說:那不太可惜了?
有什麼可惜的,書比柴還不如呢!駙馬爺大聲說道。
而更可氣的是,他竟然還把兒子帶去一些花天酒地、聲色犬馬的場所。年輕人禁不住誘惑,於是,一個好端端的少年,就這樣變成了不良少年。後來,不管隆慮公主怎麼勸,已經嚐到甜頭的兒子就是不聽。
種下的歪種早晚會結出惡果。這個道理,隆慮公主懂,在臨死前,她對哥哥漢武帝說:阿哥,妹子就這一個兒子,你可得照顧著點!再就是我拿出一半的家產提前為他贖罪!
妹子都是要死的人了,漢武帝還能說什麼,隻能點頭答應。
聽說有了免死金牌,那小子更加囂張。有一次,就因為他媳婦(漢武帝的女兒,也就是他表妹)的保姆拿了他放在桌子上的一個銅子兒,他就一劍把人家給劈了。出了人命官司,首都的公安部門不敢懈怠,馬上派人把小駙馬爺給逮捕了。但人家畢竟是皇帝的外甥兼女婿,法院趕緊把這個案子上報給了漢武帝。
接到踢過來的球,漢武帝也很為難:依法辦事吧,自己又曾經答應過妹妹;不依法辦事吧,又無法向祖宗和天下的百姓交代!最後,他想想還是劉家的江山重要,就揮淚斬了自己的外甥。
人們都深感惋惜,都覺得小駙馬爺如果一直跟她母親學,肯定會成長為一代青年才俊,可偏偏上了他父親的道。
點|睛|智|慧
總聽見一些人說:讀什麼書,你看大學生連工作都找不到,而搬磚工一個月好幾千呢!說實在的,有這種論調的人,不能指望他有多少出息。讀書難道就隻是為了錢嗎?如果抱著這種想法,就算你有了錢,好日子也久不了。
第七節 不積德,事業長不了
老祖宗說話
立業不思種德,如眼前花。
譯文:隻一心想幹成大事業,而不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就算成功了也會馬上完蛋。
過來人的故事
秦王嬴政上台後,非常討厭孔子的那一套“仁義”理論,而很欣賞法家的“鐵血手腕”。統一中國後,他更加相信法家理論的正確性,繼續強力推行高壓統治。
公元前213年,一名山東籍的國立大學教授建議說,新成立的秦朝應該學周朝實行邦國製,而不是去實行什麼中央集權製。邦國製是孔子推崇的那一套,中央集權製則是法家的主張。
正推重法家的秦始皇一聽,非常生氣,心想:隻要我在位,你們這些孔門子弟就甭想出人頭地!
而且秦始皇馬上下令說:除了記載秦國的曆史書、醫書、農業方麵的書外,其他的出版物一律加以銷毀;有誰敢再對政府的政策說三道四,治安部門可以立即槍斃,影響比較大的,滅族!
不讓人說話,實在憋得慌,第二年,就有兩個不怕死的“開了葷”。秦始皇一聽:竟然把我的話當放屁,那我就把你的腦袋砍下來!於是,他即刻指示當地的治安部門逮捕那兩位。但兩位大哥跑得比兔子還快,公安部門一查,人早溜了。這讓秦始皇很受傷,他歇斯底裏地說:查,給我仔細地查,這肯定不是一個個案。查不出來,你們誰也甭想活!
為了保住自己的腦袋,治安部門特別賣力,凡是稍微扯上點關係的就抓。最後,全國總共抓了四百多人。他們全部被押送到首都鹹陽。
秦始皇跟中央幹部說,我馬上要為一群人舉行集體葬禮,你們想看嗎?
幹部們不解地問:皇上,什麼集體葬禮啊?給誰辦?
秦始皇說:別問了!到時你們就知道啦!
沒過幾天,秦始皇下令把那四百多人全部押到郊外的一個地方。大家到那一看,隻見地上已經挖了一個大大的坑。至此,官員們算是明白領導的意思了。那四百個哥們兒也知道,其中一些膽子比較小的,就哭喊著對秦始皇說:皇上,我知道錯了,我寫保證書行嗎?
秦始皇大喝一聲說:現在後悔晚了!給我全部往裏推!就這樣,四百多個讀書人全部被活埋。
秦始皇殘暴,他的兒子秦二世也好不到哪裏去。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為了給自己的父親建陵墓,活活累死了起碼幾十萬的民工,當時全國的壯勞力總共才不過三四百萬。陵墓修好後,他哄騙那些知道陵墓機關的匠人說:你們晚上到陵墓第一道大門裏麵集合,我會在那裏對你們進行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