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是唐朝詩人杜甫的詩句,擁有這種濃烈感情的人,自然不能領略冷風幽月的境地。
地闊天高,尚覺鵬程之窄小;雲深鬆老,方知鶴夢之幽閑。
階下幾點飛翠落紅,收拾來無非詩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處盡是禪機。
忽睹天際彩雲,常疑好事皆虛事;再觀山中古木,方信閑人是福人。
心得
無論貧富賤貴,清閑是人生最大的福。“閑人是福人”,此語不假。隻是有些人為了生活而奔波,不能做閑人;有些人功利心太重,是不願做閑人;還有一些人則在閑與不閑之間掙紮。
霜天聞鶴唳,雪夜聽雞鳴,得乾坤清純之氣;晴空看鳥飛,活水觀魚戲,識宇宙活潑之機。
芳菲園林看蜂忙,覷破幾般塵情世態;寂寞衡茅觀燕寢,引起一種冷趣幽思。
心得
美好、芬芳的花園裏,蜜蜂忙忙碌碌,此情此景惹人省思:做人就像蜜蜂,世界很美好,人卻必須為這忙為那忙一刻不得閑,不禁要問“這般辛苦都為誰”。“衡茅”是茅草小屋,“燕寢”是燕子睡覺,在破茅屋下看燕子睡得正香,此情此景又令人感歎:就算生活再艱辛,隻要心安,照樣可以睡個好覺!
席擁飛花落絮,坐林中錦繡團;爐烹白雪清冰,熬天上玲瓏液髓。
天地景物,如山間之空翠,水上之漣漪,潭中之雲影,草際之煙光,月下之花容,風中之柳態,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間一妙境也。
“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此是無彼無此的真機;“野色更無山隔斷,天光常與水相連”,此是徹上徹下的真境。吾人時時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潑,氣象不寬平。
鶴唳雪月霜天,想見屈大夫醒時之激烈;鷗眠春風暖日,會知陶處士醉裏之風流。
心得
“屈大夫”,指屈原;“陶處士”,指陶淵明。兩種境界,各有可讚或可羨之處。
黃鳥情多,常向夢中呼醉客;白雲意懶,偏來僻處媚幽人。
滿室清風滿幾月,坐中物物見天心;一溪流水一山雲,行處時時觀妙道。
心得
“滿幾月”,“幾”是案幾、茶幾。這無疑是一種頗具禪意的情景:清風盈屋、月光灑案,就這麼坐著也是種享受;清清溪流、悠悠浮雲,在大自然裏走一走,到處都有生活的趣味。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霽日青天,倏變為迅雷震電;疾風怒雨,忽轉為朗月晴空。氣機何嚐有一毫滯礙,太虛何嚐有一毫障蔽,人之心體亦當如是。
鳥語蟲聲,總是傳心之訣;花容草色,無非見道之文。學者要天機清澈,胸次玲瓏,觸物皆有會心處。
孤雲出岫,去留任其自然;朗月懸空,妍醜忘於所照。
蘆花被下臥雪眠雲,保全得一窩夜氣;竹葉杯中吟風弄月,躲開了萬丈紅塵。
心地上無風濤,隨在皆青山綠樹;性天中有化育,觸處都魚躍鳶飛。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隨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晴空朗月,何處不可翱翔,而飛蛾獨投夜燭;清泉綠竹,何物不可飲啄,而鴟偏嗜腐鼠。噫!世人不為飛蛾鴟者,幾何人哉!
心得
“鴟”,貓頭鷹一類的鳥。飛蛾撲火、鴟吃死老鼠,這種事在人類看來,特別愚蠢,其實人自己又何嚐不在做同樣的事情,何嚐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