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學習和實踐後,李開複大膽地告訴瑞迪:“我已對專家係統失去信心,我認為統計方法可以解決問題。”李開複的方法與瑞迪的截然不同,但是瑞迪被他的大膽和激情所感染,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盡管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支持你用統計方法研究下去。看得出,你很有想法,所以我全力支持你。如果你需要大型語料庫,我可以去找國防部,讓他們出錢建立一個足夠大的語料庫。不過,我提醒你,過去有人曾用統計方法做過類似的工作,都沒有成功。”
“謝謝您的提醒,我覺得我可以取得突破。”李開複在瑞迪的幫助下,得到了一台最新的、運行速度最快的計算機,然後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那段時間,他每天工作約18個小時,寫了至少10萬行程序。1987年12月,在他所堅持的方向上,語音識別的研究終於出現了曙光。他把語音係統的識別率從原來的40%提高到80%,最後又提高到96%。
因為開創性地運用統計學原理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非特定人連續語音識別係統”,李開複被《商業周刊》授予“1988最重要科學創新獎”,這確立了他在信息技術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
男人成長法則
與眾不同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擁有一項別人做不到的本事,公司因你而不同,你的價值就越明顯,便能讓你在這個公司長久的立足下去。
後來,羅傑·瑞迪回憶起這一件事時,仍十分讚歎李開複當時的勇氣,認為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生。李開複後來回憶當時的情景說:“我很清楚,第一步的成功給我提供的隻是一個機遇,而不是一個答案,因為80%的識別率絕不是最佳的結果,我使用的方法還有很多可改進之處。而且,我已經公開發表了我的研究成果,每一個研究機構都會學習、使用我的方法。所以,如果我此時放鬆下來,不再做實驗,埋頭寫論文以求盡快畢業的話,別的學校或公司很快就會超過我。所以,我不但沒有放鬆,反而更加抓緊時間研究攻關,甚至為此推遲了我的論文答辯時間。最後,專注的研究讓我的語音識別係統更進一步,識別率從80%提高到96%。在我畢業之後,這個係統仍多年蟬聯全美語音識別係統評比的冠軍。如果我當時在80%的水平上止步不前,隨隨便便就畢業的話,後來《商業周刊》頒發的‘1988年最重要科學創新獎’肯定會讓別人搶走。”
其實,要讓一件事情因為有你而不同,你就要學會去用心鑽研,讓自己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再優秀的東西都有改善的空間,因此,你想要讓自己與眾不同,就是盡快地發現自己還可以改進的地方。
學會把握工作中的每一次機會,不斷完善自己。當你擁有一身堅硬的盔甲之後,任何的難題都會變得簡單。與眾不同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擁有一項別人做不到的本事,公司因你而不同,你的價值就越明顯,你在這個公司也能長久地立足。
第五節 發現日常工作中的機遇
20幾歲的男人們,已經由學生時代步入職場時期,在心智上逐漸成熟起來。但是,仍然有很多的年輕人,工作時,總是期望著能從別人身上尋找生機。他們不知道,其實每個人最大的金礦不在別處,就在自己的身上。隻要我們認真工作,學會思考,就能在日常的工作中發現機會,為自己的人生創造奇跡。
剛剛走上社會的年輕人,充滿了蓄勢待發的豪情、青春的朝氣、前衛的思想,夢想著豐厚的待遇和轟轟烈烈的事業。年輕人充滿夢想,這是件好事情,但年輕人往往不懂得,夢想隻有在腳踏實地的工作中才能得以實現。因此,麵對紛繁複雜的社會,他們往往會產生浮躁的情緒。在浮躁情緒的影響下,他們常常抱怨自己的“文韜武略”無從施展,抱怨沒有善於識才的伯樂。
隻有腳踏實地的耕耘者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機會,抓住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願做好手中工作,嫌其瑣碎平凡的人,隻能在焦慮地等待機會中度過一生。
你其實擁有鑽石一般珍貴的潛力和能力。你身上的這些鑽石足以使你的理想變成現實。你要做的,隻是在工作中不斷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做到最好,機會就會在你的身邊出現。
每一項任務都是一次機遇。麵對每一項任務,你首先要問的是:自己能從中學到什麼樣的新知識,積累什麼樣的新經驗?這是不是一項挑戰?自己是不是要積聚起更大的勇氣,更加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挑戰?
永遠不要對別人妄加揣測,更不要妄自菲薄。如果因此而喪失工作熱情,就會錯失學習和提高的機會,流失讓自己更加強大的土壤。要正確認識自己的任務,把每一項任務都當作一次機會——學習的機會、鍛煉的機會和得到認可的機會。
彼得到某大公司應聘部門經理,老板提出要有一個試用期。但出乎彼得意料的是,上班後他被安排到基層商店去站櫃台,做銷售代表的工作。一開始彼得根本無法理解,但還是毫無怨言地堅持了三個月。後來,他認識到,自己對這個行業不熟悉,對這個公司也不是很了解。隻有從基層工作做起,才可能全麵地了解公司,熟悉業務。何況他雖然做的是銷售代表的工作,但拿的卻是部門經理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