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一件事情需要三分的苦幹加七分的巧幹才能完美。這句話的意思是行事時要注重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用巧妙靈活的思路解決難題。也就是說,“苦”的堅韌離不開“巧”的靈活。一個人做事,若隻知下苦工夫,則易走入死路;若隻知用巧,則難免缺乏“根基”。唯有三分苦加上七分巧,才能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標。
一個鐵塊的最佳用途是什麼?有個人是個技藝不純熟的鐵匠,而且沒有想提高技藝的雄心壯誌。在他的眼中,這個鐵塊的最佳用途莫過於把它製成馬掌,他為此還自鳴得意。他認為這個粗鐵塊每磅隻值兩三分錢,所以不值得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加工它。他強健的肌肉和三腳貓的技術已經把這塊鐵的價值從1美元提高到10美元了。對此他很滿意。
此時,來了一個磨刀匠,他受過很好的訓練,有一點雄心和眼光。他對這塊粗鐵的價值看得更深些,他研究過很多煆冶的工序。於是,他把鐵熔化掉,碳化成鋼,然後經過煆冶,把它們加熱到白熱狀態,然後投入到冷水或石油中以增強韌度,最後他細致耐心地進行壓磨拋光。
當所有這些都完成之後,奇跡出現了,他竟然製成了價值2000美元的刀片。鐵匠驚訝萬分,因為自己隻能做出價值僅10美元的粗製馬掌。沒想到經過提煉加工,這塊鐵的價值被大大提高了。
另一個工匠看了磨刀匠的出色成果後說:“如果依你的技術做不出更好的產品,那麼能做成刀片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你應該明白這塊鐵的價值你連一半都還沒挖掘出來,它還有更好的用途。我研究過鐵,知道它裏麵藏著什麼,知道能用它做出什麼來。”與前兩個工匠相比,這個匠人的技藝精湛,眼光犀利。
他受過更好的訓練,有更高的理想和更堅韌的意誌力,他能更深入地看到這塊鐵的分子——不再囿於馬掌和刀片——他用顯微鏡般精確的雙眼把生鐵製成了最精致的繡花針。他認為他已經榨盡了這塊鐵的價值。當然,製作肉眼看不見的針頭需要有比製造刀片更精細的工序和更高超的技藝。
男人成長法則
很多成功的機會就在你的身邊。思路決定出路,隻要能夠轉換思路,那麼便可四兩撥千斤。
這時又來了一個技藝更高超的工匠,他的頭腦更靈活,手藝更精湛,更有耐心,而且受過頂級訓練,他對馬掌、刀片、繡花針不屑一顧。他用這塊鐵做成了精細的鍾表發條。別的工匠隻能看到價值僅幾千美元的刀片或繡花針,但他那雙犀利的眼睛卻看到了價值10萬美元的鍾表發條。
但是,鐵塊的價值還沒有完全被發掘出來,還有一個工匠,他的工藝水平更是登峰造極。他拿來一塊鋼,精雕細刻之下所呈現出的東西使鍾表發條和針頭都黯然失色。待他的工作完成之後,你就會見到牙醫常用來勾出最細微牙神經的精致鉤狀物。1磅這種柔細的帶鉤鋼絲,如果能收集到的話,要比相同重量的黃金貴幾百倍。
關於開動腦筋有一句順口溜:腦袋空空,口袋空空;腦袋轉轉,口袋滿滿。要想賺錢,就要開動腦筋、不斷創新,為自身發展闖出更廣闊的新天地。要問錢來自哪裏,它就來自你的頭腦!人與人的最大差別是脖子以上的部分,有的人長期走入賺錢的誤區,一想到賺錢就想到開工廠、開店鋪。如果不突破這一想法,不改變思路,就抓不住新的機遇。
真正想一想,成功與失敗,富有與貧窮,隻不過一念之差。
要想改變現在的處境,就要先改變自己的思路!
第四節 好奇無限,創意無限
我們經常會碰到那些滿腦子總是充滿奇怪、有趣想法的人,這些人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充滿好奇的心。如果我們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一個可以不斷有創意的人,單靠一廂情願的熱忱是不夠的,上麵提到的人就是我們不得不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