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隨時打掃你的內心
擁有一個健壯的身體還不是健康的全部。所謂健康,不但是身體沒有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因此,我們不但要重視自己的生理健康,更應該注重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夠使得生理功能達到最佳的狀態,發揮強盛的功能,而煩惱、憂慮、抑鬱、暴躁等各種不良的心理狀態又會影響各個生理器官的正常發揮。因此,著名健康學者馬斯洛就曾經表示:“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心理健康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能,對我們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然而我們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尤其是對於我們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心理困擾是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
有人做過調查和研究,發現擁有心理困擾的人是大有人在。這些人已經處在了抑鬱的邊緣,有抑鬱的傾向,而這其中以年輕人居多。心理困擾已經成為阻礙我們在職場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心理困擾嚴重地影響了我們的工作效率。造成這種心理困擾的原因,除了外部的環境和壓力以外,我們自身的性格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憂慮、不滿、憤怒、嫉妒這些負麵情緒是造成心理困擾的重要原因。
為了創造美好的未來,我們不但要使我們的身體健壯,更應該要使我們的心理達到一個健康的狀態。有了健康的心理,我們才能創造和體會幸福。
有這樣一個故事:
彼得在夢中見到了上帝。
上帝問彼得:“你想采訪我嗎?”
彼得說:“我很想采訪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時間。”
上帝笑道:“我的時間是永恒的。你有什麼問題嗎?”
彼得問:“你感到人類最奇怪的是什麼?”
上帝回答說:“他們厭倦童年生活,急於長大,而後又渴望返老還童。他們犧牲自己的健康來換取金錢,然後又犧牲金錢來恢複健康。他們對未來充滿憂慮,但卻忘記現在;於是,他們既不生活於現在之中,又不生活於未來之中。他們活著的時候好像從不會死去,但死去以後又好像從未活過……”
上帝握住彼得的手,他們沉默了片刻。
彼得又問道:“作為長輩,你有什麼經驗想要告訴子女的?”
男人成長法則
我們不但要重視自己的生理健康,更應該注重心理健康的培養。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夠使得生理功能達到更佳的狀態,發揮更強盛的功能。
上帝笑道:“他們應該知道不可能取悅於所有人——他們所能做到的隻是讓自己被人所愛。他們應該知道,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不是擁有什麼東西,而是擁有什麼人。他們應該知道,與他人攀比是不好的。他們應該知道,富有的人並不擁有最多,而是需要最少。他們應該知道,要在所愛的人身上造成深度創傷隻要幾秒鍾,但是治療創傷則要花上幾年時間。他們應該學會寬恕別人。他們應該知道,有些人深深地愛著他們,但卻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應該知道,金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卻買不到幸福。他們應該知道,得到別人的寬恕是不夠的,他們也應當寬恕自己。”
彼得最後問道:“那麼,你對人類有什麼忠告嗎?”
上帝回答道:“每個人都應該祈求自己,一個健康身體裏麵有一個健康的心靈,並且要為打造心靈的健康不斷努力奮鬥。因為隻有具有健康的心靈,人類才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強壯自己的體魄和心靈,這是上帝給我們的最好忠告。有了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靈,在工作中我們才有高效率,我們也才能容易感覺到滿足,我們同樣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變故。這種人才能創造出美好的未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第三節 適度打開你的心門
有一些人是相當封閉的,當對方向他們說出心事時,他們卻總是對自己的事情閉口不談。但這種人不一定都是內向的人,有的人話雖然不少,但是從不觸及自己的私生活,從不談自己內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