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眼看著即將完工。他將拆下來的櫥門板最後再刷一遍油漆。櫥門板刷好後,再支起來晾幹即可。但就在這時,門鈴突然響了,他趕忙去開門,不想卻被一把掃帚給絆倒了,絆倒了的掃帚又碰倒了一塊櫥門板,而這塊櫥門板又正好倒在了昨天剛剛粉刷好的一麵雪白的牆壁上,瞬間,牆上就有了一道清晰可見的漆印。他立即動手把這條漆印用切刀切掉,又調了些塗料補上。等被風吹幹後,他左看右看,總覺得新補上的塗料色調和原來的牆壁不一樣。想到那個挑剔的主人,為了那即將得到的酬勞,他覺得應該將這麵牆再重新粉刷一遍。
終於,他累死累活地幹完了,可第二天一進門,他又發現昨天新刷的牆壁與相鄰的牆壁之間的顏色出現了一些色差,而且越看越明顯。最後,他決定將所有的牆壁再次重刷……
最後,就連那個挑剔的主人也對他的工作表示了滿意,付足了他的酬勞。但是這些錢對他來說,除去塗料費用,就已經所剩無幾了,根本不夠交學費的。
屋主的女兒不知怎麼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便將事情告訴了她的父親。她父親知道後很是感動,在女兒的要求下,答應讚助他上完大學。大學畢業後,這個年輕人不但娶了這個屋主的女兒為妻,而且還走進了這個人所擁有的公司。十多年以後,他成為這家公司的董事長。他就是當時擁有世界五百多家沃爾瑪零售超市的富商——薩姆·沃爾頓。
看完這個故事,也許有人會覺得那個青年做事太死板了,那個屋子又不是自己的,何必那麼辛苦地來回折騰呢?的確,這個青年的做法在有些人眼裏是愚蠢的表現,但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假如他當時隻是為了賺錢而敷衍了事,把那個屋子的牆隨意粉刷一下,那麼,他或許隻能賺到粉刷的錢,也就不會有房屋主人後來對他的資助了,更不可能成就他後來的事業。房屋主人之所以要資助那個青年上大學,是因為他從一件小事中看到他是一個認真負責的人,而認真負責的人是每個人都喜歡的。
如今,全球沃爾瑪零售超市的數量已達6000多家。“讓顧客滿意”是沃爾瑪公司的首要目標,這也是薩母·沃爾頓責任感的最好體現,他將責任感融入到了為顧客服務的理念中,責任感也成為他走向成功最關鍵的一環。
對有的人來講,責任重於泰山;對有的人來說,責任輕如鴻毛。一個人的責任心是輕是重,完全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內在品性。
埃裏希·弗洛姆曾經說過:“責任並不是一種由外部環境強加在人身上的義務,而是我需要對我所關心的事件做出反應。”
高尚的人,他們往往將自己的責任意識投入到所從事的每一件事情中去,將行為與責任保持一致,用責任來督促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當你懷有這種觀念的時候,你才能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投入更大的熱情,對每一件小事都全力以赴。在你付出責任的同時,也會得到相應的收獲。
向大人物看齊
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做什麼,都有義務、有責任地去做好它。這必須是發自內心的責任感,而不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讚賞。
責任是簡單而無價的。責任心不僅是一種做事的態度,也是做事成功的必然保障。做人要有責任心,做事同樣也要有責任心,隻有這樣,才能成功。你對事情的態度決定了你對人生的態度,從而也決定了你的人生成就。因此,我們應該記住:無論做什麼都要負起自己的那份責任。
05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鬆下幸之助的人生信條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如何要求別人、如何對待自己的問題。待人與律己的態度,可以充分反映一個人的修養,也是決定他能否與人很好相處的重要因素。試想,一個在課堂上都大聲喧嘩的同學,如果指責課間休息時玩耍的同學吵鬧,這種指責會得到別人的信服嗎?
作為日本著名的企業家,鬆下幸之助被職員們認為是一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人,而他自己也將“以身作則”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1918年,鬆下幸之助考上了日本一所著名的高中,住進了學校宿舍,開始了集體生活。當時自修教室的清潔衛生工作,應該由包括鬆下幸之助在內的幾個同學共同負責。可是,每天做衛生工作的時候,都隻有鬆下幸之助一個人在幹活。當時的他覺得這很不公平,就向同鄉的一位學長告狀。當時他說得慷慨激昂,覺得公理應該在自己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