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做最好的自己(1)(2 / 3)

五十四年後,那個選擇把桃子分給鄰居的孩子以絕對優勢當選為聯合國秘書長,他就是潘基文。在就職演講中,他說:“我競選這個職務,不是為了個人名譽,更不是爭奪個人利益,當選聯合國秘書長就意味著責任和奉獻。我希望在我的任期內,通過各方麵的努力,讓全世界的人民,不分種族、性別、國籍,都能過上幸福、和平、快樂的生活。”

向大人物看齊

把幸福快樂拿來與別人分享,你就會得到雙倍的快樂。把悲傷向朋友訴說,那麼你的悲傷就會減半。這就是分享的力量。分享的感覺很獨特,沒有親身經曆,你就無法體會其中的愉悅和滿足。因為在我們選擇給予的同時,我們已經收獲到了心靈上的慰藉和溫暖。

分享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油,它能讓相互敵對的人成為好朋友,它能讓原本的友誼更加甜蜜。分享來自我們生命的核心,它是愛的流動,它總是帶著愛的品質,愛所及之處總能帶來蛻變。分享豐盛了自己,同時也滋潤了別人。

03 你不必樣樣都在行——亞當斯挖水溝

約翰·亞當斯是美國曆史上的第二位總統,為美國的獨立立下過汗馬功勞。亞當斯在接替華盛頓就任總統時,美國正麵臨著與法國關係破裂的危險。到了1797年底,兩國處於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交戰前夕。

常識告訴亞當斯,要打勝仗,必須要有得力的統帥指揮。有很多人勸他親自統帥軍隊,但他認為自己並不具備軍事上的特別才能。思來想去,他認為華盛頓才是唯一能夠喚起美國軍魂、團結全美人民的統帥。最後,他下定決心請華盛頓出山。亞當斯的親信們得知後,一致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如果華盛頓複出,會再次喚起人民對他的崇敬和留戀,這樣勢必對亞當斯的威望和地位造成威脅。

千軍易得,一帥難求。亞當斯毫不動搖,認為國家的利益和命運高於一切。他授權漢尼爾頓立即給華盛頓寫了一封信,請求華盛頓再次擔當大陸軍總司令,指揮美軍打敗入侵者。

真正出色的領導者,絕非事必躬親,而是知人善任,特別是敢於起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如果高層領導者事無巨細,一律包攬,那隻能成為費力不討好的勤雜工式的領導者。

與此同時,亞當斯又親自給華盛頓寫了封信。信中誠懇地寫到:“當我想到萬不得已而要組織一支軍隊時,我就把握不準到底是該起用老一輩將領,還是起用一批新人,為此我不得不隨時向你求教。如果你允許,我們必須借用你的大名去動員民眾,因為你的名字要勝過一支軍隊。”

華盛頓接到信後很受感動,表示願意立刻肩負重任。幸運的是,就在華盛頓準備率軍出征的前夕,亞當斯終於通過外交斡旋的途徑同法國達成了和解。

這件事被美國人民傳為佳話,亞當斯的正直與豁達也被廣為傳誦。後來,有位著名的記者采訪他,問道:“您不怕華盛頓複出會再次喚起人民對他的崇敬和留戀,進而威脅您的威望和地位嗎?為什麼您敢於起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

亞當斯開始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給這名記者講了自己少年時的一件往事。

“年幼的時候,父親要我學拉丁文。那玩意兒真無聊,我恨得牙癢癢。因此,我對父親說,我不喜歡拉丁文,能不能換個事情做?”

“好啊!約翰,”父親說,“你去挖水溝好了,牧場需要一條灌溉渠道。”

於是,亞當斯真的到牧場去挖水溝。可是,拿慣筆的人,怎麼能幹得起力氣活。那天晚上,他就後悔了,整個身子疲憊不堪。隻是他的傲氣不減,不願意認錯。於是,他咬緊牙關又挖了一天。傍晚時,他隻好承認:“疲憊壓倒了我的傲氣。”他終於回到了學拉丁文的課堂上。

在以後的歲月裏,亞當斯一直記著從挖水溝這件事中得到的教訓:必須承認人有所長,也有所短;人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認為自己樣樣都行,實際上恰恰是不自量力的表現。

同時,也正是因為亞當斯知人善任,善於啟用更多優秀人才,特別是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才,才一步一步地攀上了成功的巔峰。

這則故事同時也告訴我們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一但認清了自己的愛好或長處,就應努力地去發展它們,而不應輕易放棄。同時,我們要努力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保持一顆謙虛廣博的心,對於我們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是大有裨益的。

向大人物看齊

每個人都不是生活中的全能冠軍,要想物盡其用,就需用讓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這需要智慧,也需要胸懷。

對於自己擅長的事,我們可以調動一切力量用心做到最好,而對於自己不擅長但別人在行的事,則要虛心請教,或者是讓位給別人。正如亞當斯一樣,他深知華盛頓在統帥方麵的能力高自己一籌,於是力薦華盛頓出山,正是因為亞當斯的知人善任,最終他才能憑借眾多的優秀人才,特別是那些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一步一步地攀登上成功的巔峰,為國家做出了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