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品格高尚、能夠正確對待榮譽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榮譽。如果沒有高尚品格的支持,不論得到了多麼重大的榮譽,都很難持久,很難讓大家心服口服。真正的謙讓是崇高的美德,是一切美德之母。在榮譽麵前,謙讓的心靈能夠贏得眾人的尊敬。達爾文雖然在進化論的研究上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但他依然決定放棄自己研究成果的首創權。讓他做出這個決定的,正是一顆謙讓的心。
向大人物看齊
謙恭禮讓是大愛,它體現在不是居高臨下的憐憫他人,而是從心內把自己放得低,從而生發出謙卑之心。慈悲是高姿態的,謙讓則是平等地存在於你我之間。
謙讓,不是怯懦,不是退縮,而是一種智慧、一種美德。懂得謙讓的人,不僅是為別人讓路,也是為自己鋪墊。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這樣的例子,從公共汽車上的一個讓座,到開車時的一個緩衝,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其實都反映出了公眾的謙讓之心。他們在向人們播撒著他們的愛心。謙讓就如同一道光芒一樣,可以讓灰暗的世界變得明亮。
深知達爾文研究工作的賴爾,卻堅決不同意達爾文這樣做。在賴爾的一再堅持和勸說下,達爾文最終同意把自己的原稿提綱和華萊士的論文一並送到“林奈學會”,同時宣讀。
後來,華萊士得知達爾文先於自己二十年就開始從事這項研究,並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之後,深有感慨地說:“達爾文是一個耐心的、下苦功的研究者,勤勤懇懇地收集證據,以證明他發現的真理。”
華萊士誠懇地宣布:“這項發現應該隻歸功於達爾文,由於偶然的幸運我才榮膺了一席。”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達爾文成人之美的謙讓行為,不僅贏得了華萊士對達爾文的莫大尊敬,而且贏得了全世界對達爾文的崇高讚美。他的《物種起源》被認為是一部影響人類曆史進程的偉大著作。達爾文作為進化論的創始人也被世人永遠銘記。
05 愛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與愛相伴一生的特雷莎修女
也許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在學校倡導為災區人民或者某位病患捐款的時候,你聽了老師或者校長關於災難的講述,心中確實產生了憐憫之心,在某一刻,你內心中愛的信念促使你對他們產生了深深的同情,你決定要為他們捐款,於是你回家向父母要了五十元錢,當然,一般情況下,父母是不會反對這種捐贈的。同時你認為自己已經盡到了心意,就把這件事情拋到腦後。
第二天,當你拿出零花錢去買一根一元錢的雪糕時,你壓根就沒有想到這一元錢也可以捐贈出去。當老師提醒你的時候,你卻不以為然,因為,這一元錢實在太微不足道了,一元錢難道能幫助災區人民蓋房子嗎?能幫助得了不治之症的小女孩康複嗎?
這種想法到底有什麼不對呢?聽了特蕾莎修女的一個故事,也許你能夠得到一些啟發:幾天前,我從一個癱瘓二十年的人那裏收到十五美元的捐款,這個人隻有右手能動。他唯一的嗜好是抽煙。他對我說:“我一星期沒有抽煙,我把省下的錢交給你們。”這對他來說一定是極大的犧牲,但是他是在怎樣地分享自己的愛啊,這是多麼壯麗啊!我用他的錢買了麵包,送給那些饑餓的人,雙方——作為給予者的他和接受者的窮人都很快樂。
雖然我們和故事裏的人的境況迥然相異,但是我們麵臨的問題卻是相同的。也許這位癱瘓的病人在其他方麵並無可取之處,但是他的這“微不足道”的十五美元卻在我們心裏留下了壯麗的投影。一個人,不管他擁有多少東西,他能夠盡自己所能去愛別人,幫助別人,這份心意,就是彌足珍貴的。
向大人物看齊
特雷莎修女從12歲起,直到87歲去世,從來不為自己而隻為受苦受難的人活著。1979年授予她的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詞說:“她的事業的一個特征就是對單個人的尊重……最孤獨的人、最悲慘的人、瀕臨死亡的人,都從她的手中接收到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收到了建立在對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