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愛是陽光下最美的奇跡(2)(2 / 3)

其實隻要你的心意到了,你盡了自己的所能,就一定能讓別人感受到你的愛,這樣,愛的使命也就達成了。表達愛就像饋贈其他禮物一樣,重要的是內心的感受。當你對別人表達出一片善意時,人們會感覺到心靈有陽光在普照。

現在想一想,自己的一元錢也許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許多人都捐出自己的一元錢,有困難的人就會很容易地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且,你的一元錢,會讓被幫助的人心裏感到溫暖,感到安慰,這也是最重要的。

06 以他人之樂為大樂——助人終助己的喬治·波特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老夫婦走進一家旅館的大廳,想要住宿一晚。

無奈,飯店的房間已經住滿,夜班服務生對他們說道:“十分抱歉,今天的房間已經被早上來開會的團體訂滿了。若是在平常,我會送二位到其他的旅館,可是我無法想象你們要再一次的置身於風雨中,如果你們不介意的話,何不在我的房間裏休息一晚呢?它雖然不是豪華的套房,但它還是蠻幹淨整潔的。因為今晚我值夜班,我可以在辦公室休息。”

這位年輕人很誠懇地提出這個建議。

老夫婦並沒有回絕,而是大方接受了他的建議,並對由此造成的不便向服務生致歉。

隔天雨過天晴,老先生要前去結帳時,櫃台仍是昨晚的這位服務生,這位服務生依然親切地表示:“昨天您住的房間並不是飯店的客房,所以我們不會收您的錢,也希望您與夫人昨晚睡得安穩!”

老先生點頭稱讚:“你真是每個旅館老板夢寐以求的員工,或許改天我可以幫你蓋棟旅館呢!”那位服務生隻是微笑著點頭致謝,並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幾年後的一天,這位服務生收到了一位先生寄來的掛號信,信中說了那個風雨夜晚所發生的事,另外還附一張邀請函和一張紐約的來回機票,邀請他到紐約一遊。

向大人物看齊

愛心就藏在社會的每個角落裏,也許一個看似很小的善舉,就會給別人帶來很大的幫助,它不但可以救人之急,也可以淨化自己的心靈。如果我們善於用善良友好的行為去幫助別人,往往會得到同樣善良友好的回報;相反,如果我們去做損人利己的事,最後的結果將是害人害己。許多時候,與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替他人著想,也是為自己著想。

付出愛心的那一瞬間,我們告別了自私和淺薄,浮躁和懵懂,遠離了貪婪和獸性,盲目與無知。那一刻的人們,擁有了世界上最高貴的品質,也足以擔負起一切重任。

在抵達曼哈頓幾天後,服務生在第5街及34街的路口遇到了這位當年的旅客,這個路口正矗立著一棟華麗的新大樓,老先生說:“這是我為你蓋的旅館,希望你來為我經營,你還記得嗎?”

這位服務生驚奇莫名,說話突然變得結結巴巴:“你……是不是有什麼條件?你為什麼……選擇我呢?你到底是誰?”

“我叫作威廉·阿斯特,我沒有任何條件,我說過,你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員工。”老先生回答。

那座旅館就是紐約最知名的希爾頓飯店,這家飯店在1931年啟用,是紐約極致尊榮地位的象征,也是各國的高層政要造訪紐約下榻的首選。

當時接下這份工作的服務生就是喬治·波特,一位奠定希爾頓飯店世紀地位的推手。是什麼樣的態度讓這位服務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毋庸置疑,是他遇到了一位可以幫助他的“貴人”,可是如果當天晚上是另外一位服務生當班,會是一樣的結果嗎?

07 夢想的實現需要付諸行動——瑞恩的井

1998年的一天,在加拿大的一所小學裏,老師正在跟他的學生講述非洲人民的生活狀況:孩子們沒有玩具,沒有足夠的食物和藥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潔淨的水,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喝了受汙染的水死去。我們的每一分錢都可以幫助他們:一分錢可以買一支鉛筆,60分夠一個孩子兩個月的醫藥開銷,兩塊錢能買一條毯子,70塊錢就可以幫助他們挖一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