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唇典
“保鏢的怎麼說?”孬莊主問。
“唱戲的。”地連傳武答。
“嗬嗬,保鏢的叫唱戲的。”孬莊主樂了:“那保鏢叫號喊鏢,又叫什麼?”
“唱。”答。
“鏢旗叫什麼?”問。“眼。”答。
“行囊叫什麼?”“天平。”
“錢褡褳呢?”“蛇腰。”
“包袱?”“行究。”
“別說話?”“念團。”
“一個人?”“流丁。”
“過橋人?”“左三右四馬散。”
“門半掩半開?”“夜扇馬散。”
“有意思。”孬莊主越學越興奮,轉動眼珠子問:“茅廁?”“皮裏桶裏馬散。”
“好玩兒。那這鬆林又叫什麼?”“林子馬哈武。”
“十字路?”“食子馬哈武。”
“路上死人?”“橫良子馬。”
“墳頭?”“孤堆馬。”
“土崗子?“培林馬。”
“寺廟?”“神堂。”
“坑裏有人?”“盆裏。”
“南房上有人?”“雲棚。”
“北房有人?”“高吊。”
“東西房有人?”“玄吊哈武。”
“晴天?”“天高。”
“不認識人?”“眼烏。”
“天黑?”“明路。”
“有意思!走遠路?”“卜長。”
“走近路就是卜短了?”“公子聰明!能舉一反三。”地連傳武讚歎。
“認識的人多?”“全亮。”
“不教說話?”“吳公著。”
“教說話?”“宣亮。”
“牆頭?”“馬。”
“牆頭上棗樹枝?”“馬鬃。”
“火扇子?”“火龍。”
“莊家把式?”“上等土風子。”
“賣藝人?”“地棚子或卦子拖。”
“賣藥人帶打把式?”“排杆白。”
“護院的人?”“鎮山虎。”
“號頭?”“哈武。”
“小賊?”“芒古。”
“打火?”“丙丁子。”
“人膽大?”“點粗。”
“不用說,膽小就是點細了?”“正是。公子確實聰明過人。”
“人心眼多?”“全海。”
“嗓子好?”“葫蘆作。”
“嗓子不好?”“葫蘆念作。”
“手快?”“鉤子快。”
“有錢?”“海拉。”
“無錢?”“念拉。”
“錢沒了?”“漂咧。”
“一個錢?”“流棋。”
“差役奉命拿人?”“背葉。”
“賭場?”“欒把窯。”
“是賊?”“決窩。”
“拜師叩頭?”“叩瓢。”
“人醒了?”“秧子活了。”
“鑰匙?”“挑子。”
“偷雞?”“買貨的。”
“騎馬?”“登風了。”
“偷船上的東西?”“摸底。”
“口袋?”“桶子。”
“說瞎話?”“打空。”
“會偷?”“會家。”
“不會偷?”“老死。”
“偷車上的東西?”“登輪子。”
“亮拳腳?”“漂拖。”
“比試技藝?”“嗔拖。”
“動手?”“高拖。”
“打不過人家?”“扳拖。”
“罵人?”“海古。”
“開門?”“排扇。”
“打悶杠子?”“橫平地官井。”
“好玩,太好玩了!”孬莊主興高采烈,喘口氣,繼續問:“雲?”“遮天。”
“東?”“白或出或泰山。”
“西?”“泰或正或太花山。”
“南?”“唐或莫或衡山。”
“北?”“掃或歸或恒山。”
“天?”“覆棚。”
“地?”“海占。”
“陰天?”“茶棚。”
“晴天?”“卷簾。”
“半陰半晴?”“挑棚。”
“日頭?”“陽光。”
“那月亮就是陰光?”“正是。”
“東北?”“寒念。”
“西北便是風念了?”“沒錯。”
“那東南應該是雨念;西南是火念?”“公子神人!”地連傳武讚歎不已。
“這算什麼。你說過的,舉一反三嘛。”孬莊主越發興奮,接著問:“星星?”“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