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於主成分的方法構建了中國出口景氣指數,刻畫了1991年以來中國出口的周期性波動,並在指標選取的過程中,分析了影響中國出口周期波動的諸多內外部因素。通過對1991年以來中國曆經的四個出口周期的分析,本文得出下述結論:市場化改革和全球化進程共同促進了中國出口在總量上的持續增長和結構的多元化,同時政府的宏觀調控也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出口的穩定發展。在20世紀90年代的前期和中期,中國出口周期受政府調控和國內投資等內部因素的影響較大;但20世紀90年代後期至今,世界整體經濟狀況、產業轉移趨勢等外部因素對中國出口周期的作用日益顯著。

本文的結論表明,在目前出口周期受諸多外部不確定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中國出口周期在未來的波動可能更為劇烈。為避免出口周期性波動對國民經濟造成巨大衝擊,中國政府必須首先扭轉國民經濟對出口的高度依賴,盡快通過改革收入分配等措施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緩解經濟中內外需嚴重的不平衡,以內需的增長來彌補因出口波動造成的需求缺口。同時,中國政府應當進一步推動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優化出口結構,提升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另外,中國政府還應當在促進服務貿易、協助企業實施出口多元化戰略、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等方麵有所作為,最終實現中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

--基於要素流動與世界經濟失衡的分析

◎顧國達張正榮李丹玉顧國達,1962。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學係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電話:0571-87953273,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張正榮、李丹玉,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學專業博士生。通訊地址:杭州市浙大路38號,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郵編:310027。

提要:研究世界經濟失衡背景下,彙率波動對一國出口商品結構和貿易福利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本文通過構建不完全競爭模型,研究了世界經濟失衡條件下彙率波動對勞動力資源無限供給的國家(以中國為代表)的出口結構與出口福利的影響,並就彙率波動對不同要素密集度產業的出口幅度、企業利潤、就業和出口貿易福利等進行了模擬分析。研究表明:具有一定資本要素密集度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出口受彙率波動的影響最大;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出口受到的影響較大;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出口所受的影響較小;彙率波動對各種產業出口幅度的不同影響將改變一國的出口商品結構。

關鍵詞:彙率波動;出口結構;就業;貿易福利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要素的全球配置逐漸改變了各國的稟賦狀況,從而引起全球貿易結構的變化,同時也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世界經濟失衡表現為全球貿易結構的失衡,主要是美國的貿易逆差與東亞國家,尤其是中國的貿易順差之間的失衡。其原因可歸結為美國無限的貨幣供應能力與東亞國家無限的勞動力供應能力之間的矛盾(華民,2005),也有學者將之歸咎於亞洲國家維持低彙率(KennethRogoff,2003)。我們認為資本要素與勞動力要素國際的不同流動性導致了國際貿易結構的變遷與失衡,而實際彙率與購買力平價的差異加劇了資本與商品的流動。彙率波動通過改變一國出口商品以及資本的相對價格,改變了一國的要素稟賦結構與貿易比較優勢,進而對該國的出口貿易結構及國際貿易的福利造成影響。因此,研究世界經濟失衡背景下,彙率波動對一國出口商品結構和貿易福利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本文通過構建不完全競爭模型,研究了世界經濟失衡條件下彙率波動對出口結構與出口福利的影響,並就彙率波動對不同要素密集度產業的出口幅度、就業和出口貿易福利等進行了模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