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回族駝運路線
回族的駝運路線主要有兩個中心點。一個是以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為中心點;一個是以新疆烏魯木齊、古城為中心點。
以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為中心點的駝運路線大體可分北、西兩路。北路通往庫倫、烏裏雅蘇台、科布多;西路通往新疆、甘肅、寧夏、青海以及陝西西北部地區。
1.包頭至庫倫。由包頭出發,向西北行,經沙壩子、台梁、大餘太、馬圖、烏蘭腦包、庫倫庫再北行,經巴郭至溫塔澗瓦爾,並入歸綏至庫倫大道。再偏西行,經阿布郭裏得密圖宙裏全博爾,北行至哈拉查汗鎖根,進入蒙古鄂奈葉裏斯台王賽爾烏蘇,入張家口至庫倫之驛路。再北行搜吉蘇魯海、畢爾噶庫巴彥和碩、博羅達噶、奎裏木、莫郭那林、塔拉布拉克、溫多爾多博、吉爾噶朗台、多倫布至庫倫,計29站,約3000餘裏。
2.包頭至烏裏雅蘇台、科布多。此路是經包頭至庫倫大道,在賽爾烏蘇分路。從賽爾烏蘇向西行,經莫屯、哈畢爾噶、錫伯、羅斯、哲林穆、察布齊、爾哲林、恩依錦、烏納克特、哈達圖、哈喇尼河、哥爾地、塔楚河、呼都克烏爾圖、沙爾噶勒卓特推驛、烏爾圖哈拉、鄂洛漠、烏塔、拜塔裏克、紮克、霍爾布、布巴圖、烏布爾濟爾噶郎圖、岱得勒特木爾圖,至烏裏雅蘇台。再西行經阿勒達勒、博勒呼烏蘭、呼都克、伊克哲斯、巴克哲斯、珠勒、布固、阿噶蘭令圖、巴噶諾爾、社爾根淖爾、巴爾噶那、紮哈布拉、克哈喇烏蘇,至科布多。由包頭至烏裏雅蘇台46天可到,由烏裏雅蘇台到科布多15天可到。
3.包頭至新疆。從包頭向西偏北行,經沙壩子、台梁、大佘太、西水道、紅山口、毛爾圪慶、西蘭板、產布拉克至海流免(今烏拉特中後聯合旗,經海流兔之路舊稱為“銀路”,所謂“銀路”即貴重物品所行之路,東可通張家口而入京),到川井並入綏新大道,經巴音毛道、善單廟進入寧夏。到涼州入甘肅往新疆之驛站,向西行偏北即可分別到達新疆的古城子、迪化、伊犁。民國初年時,駝運隊從川井又北行,進入外蒙古境內繞行入新疆。
4.包頭到寧夏。駝遠路線可分南北兩路,北路的前段路程同到新疆的路線。到巴音毛道,向西偏南行,到克博海子便可分道,分別到涼州、甘州和肅州。1931年以前,駝運路線並不一定經巴音毛道,後因馬鴻逵統治寧夏,在該地及大水溝設卡征稅,其他地方不準通行,而改道。南路經伊克昭盟(詳見包頭至蘭州的路線),到磴口後向西南行經定遠營,可達鎮番縣(今民勤縣)及涼州。
5.包頭至蘭州。駝運路線由包頭渡黃河,經昭君墳、三道水、張家格壩、莊百萬、巴爾敦河、四眼井、烏米根貝也湖、葉大名錫拉毛龍納林、高巴拉公至蘇阿末,渡河抵磴口,從磴口始入通往蘭州大道。
6.包頭至西寧。通過伊克昭盟到磴口後,又西偏南行800裏至大靖堡,又南行200裏到平番縣,又南行380裏可到西寧。
去寧夏、蘭州、西寧的路線,除上述之外,還有從包頭出發經大樹灣、解放灘、柴登、五裏明沙、可鎖溝、德盛成、卜洞河、四眼井、大鹽海子、毫慶台、沙拉毛利、七眼井、百眼井、三眼井、馬泡水、棋盤井、喇僧廟、石嘴山,在石嘴山過黃河,又經八楞廟、四十裏明沙所、甘井子。甘井子是去涼州、青海、蘭州的分路口。去青海的又經十字路、老鴉山、平凡、高廟子到青海;去蘭州的又在平凡分路,去蘭州也有走經青銅峽過黃河的。總之,駝遠路線去西路走經伊克昭盟地區的路線,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駝運,走不同的線路,並非固定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