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佛爺也要幫助大皇帝做些事情,互惠互利。至於具體是什麼事情,大皇帝沒說。這也沒說的,誰都不是傻子,不能白幫忙。而且,幫助的時候,佛爺也能順便廣結善緣,大概救出那位姑娘也容易多了,因此他也無奈也順水人情的應了。
第三,即佛爺和大皇帝密談的焦點,就是佛爺已經……化去,也就應該“轉世”了,那他的轉世靈童,該怎麼定?大皇帝自然想操縱此事,佛爺卻不想輕易答應。畢竟,信任隻能是有限的。最後,雙方約定必須雙方都同意才行。或者,佛爺提議,大皇帝決定,並絕對聽命於大皇帝。對此佛爺並無異議,大皇帝也同意了,密談才算結束。
“口說無憑,不知是否還要立誓?”佛爺和大皇帝對視半天,忽然同時問道。問完又對視半天,忽然都放聲大笑起來,將外麵候著的侍衛仆從都嚇了一跳。
“朕金口玉言,愛卿乃菩薩化身,不得口出誑語。多慮了!不如在菩薩麵前許個願,到更貼切些。”見太監戴德叩門進來,大皇帝示意他在一旁等著,笑著邀請佛爺,上過香之後,大皇帝笑道:“愛卿雖說如今輕鬆了,但萬事在心,隻怕不能稍忘。日後有空了,還請多來給朕講經說法,父皇母後也是信奉佛法的。日後來,便到此處找他就行。”說著話指著戴德。
幾人見過禮,戴德又見過曲吉,就算妥當了。
大皇帝意猶未盡,領著佛爺將寶靈宮大概逛了一圈兒。見時辰不早了,又吩咐賜齋,硬是拉著佛爺又說了半天的佛理經義,才放佛爺回去。
走出寶靈宮,踩在厚厚的積雪上,佛爺有點兒迷失,麵對繁榮昌盛的京都,他,該何去何從,如何著手,完成他的誌願?
看著天色已晚,行走在異國他鄉,佛爺有點兒迷茫。腦子裏有千萬件事情,可一時間不知道該從哪裏著手,有點兒難辦。
沒有了前呼後擁的尊貴,沒有了羈縻束縛的落魄,沒有了沿途護送的倉促,此時,自由的有點兒不知所措。京城太大,京城太繁華,雖然未必能比他的宮殿更奢靡,可,絕對比他的治下要繁華百倍,或者更多。
別過戴德,佛爺在迷茫之餘忽而笑起來,越笑越有趣兒,一下子就感覺熟悉了好多。放聲大笑了好一會兒,也感覺輕鬆了好多。是的,這一笑出來,頭緒也就有了,心神也安定了好多。不顧雪地裏來往之人偶爾投來異樣的眼神,趕緊往回走。
“佛爺,呃……笑什麼呢?”曲吉剛叫出口,忽然覺得有點兒不妥,想了想還是先說話好了,“咱們還是先回客店去吧,這麼冷的天兒,雖然不比咱們那裏冷,可佛爺也沒在戶外呆過這麼長時間。”
“你沒見他剛才打量咱們的眼神,還提起佛國向來多手工製品,極其精巧的,又感慨那些匠人真是能人,你沒聽出來?真是,小鬼走到哪裏都是這個樣子。”說著話兒又大笑起來,等笑得差不多了,才扶著曲吉的胳膊點頭道:“走,大吃一頓去,你們既然這麼忠心跟來,咱們就要痛快的樂和一回。”
眾人走了一射之地,隻見寧布雇的轎子來了,眾人趕緊扶著佛爺入轎,往已經租好的客店而來。雖然今日寧布和佛爺一同見過大皇帝,但他和達結並未陪著佛爺隨拉藏汗的大軍走,而是早在兩三個月前就已經入都,與都中另外幾個會合,已經做好準備了。
回到客棧,一行十來人已經候在那裏。
見過禮換完衣服,外麵飯菜也送進來了。有酒有肉,像個俗人那樣活著,有幾個虔誠的,自去吃素,佛爺也懶得管。因為是在偏院,因此也自由得多,佛爺也不戴假發髻。他的頭發之前留過,不過隻是表個意思而已,一直不敢留到太長,發髻是梳不起來的。其他幾位都是最近才蓄的發,因此都隻能戴假發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