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鵑和雪雁管不了那麼多,趕緊上了後麵的車子,一眾人等便隨著戴德的轎子入宮了。
大明宮內,合昌公主已經能起來了。這會兒正由水月扶著,慢慢的往皇太後正殿而去。經過這一病,身上的肉掉了四成,便是怎麼打扮,也掩飾不住麵色發黃、骨瘦如柴。隻是聽說皇太後要召見一個天仙般的小姐,特意要她也去見見,若是有緣,做個姐妹伴兒也不錯。
隻是誰知道呢,“緣”?緣究竟是什麼東西?誰能給她一個答案?合昌公主有些無奈。
“回公主,聽很多人說這林姑娘格外出眾,好像還有些仙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水月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是不是一會兒見了不就知道了。”合昌公主淡淡的應道,她也有些興趣,隻是實在提不起精神。
進了丹鳳門,戴德下轎,讓紫鵑和雪雁也下了車,隨著黛玉的版輿往儀門而去。等進到內儀門,才放下版輿讓黛玉出來。如此禮遇,便是黛玉不大懂得宮裏的規矩,也能猜到一二。不過既來之則安之,黛玉處變不驚,不過小心應對而已。
戴德一邊兒領著黛玉往含元殿而去,一邊兒不時的打量她:仙姿麗質一身病、似喜非喜三分愁,從容大方,進退有度,如此佳人,怨不得人喜愛,更怨不得人嫉妒乃至從中作梗。不過既然有皇太後過問,那個非同尋常的老錯又格外關愛,想來是不用再愁苦了。
含元殿原是前朝主殿,離丹鳳門最近。“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寫的便是當時這裏大朝會的盛況。後來遭毀損,隻因舊址尚在,本朝稍加修繕,太上皇退居於大明宮時看中此處地勢較高,眼界開闊,故而又修葺一番,做了他和皇太後的主殿。殿庭極為寬闊,殿前修建了二條平行的斜坡磚石階道,長有百十餘步。這兩條階道由丹鳳門北望,宛如龍生而垂其尾,極為壯觀,故稱為龍尾道。
殿前東西兩側建有向外延伸的閣樓,東名翔鸞閣,西名棲鳳閣,殿閣之間以回廊相互連接,遠遠望去,像張開兩翼等待禦風翱翔的大鵬。曾有詩雲:“左翔鸞而右棲鳳,翹兩闕而為翼,環阿閣以周墀,象龍行之曲直。”如今雖然沒有當日的風光,不過氣勢大概還在。
黛玉一路走來,細細的品度,最大的震撼便是:縱使賈府再當自己是回事兒,明爭暗鬥,終究不過是些小醜。若說賈府富貴無匹,不說連江南甄府尚且不及,如果拿到這裏來,隻怕連一個殿角都不如。更別說賈府的種種盛氣淩人、百般算計,原來隻是為了那點兒小雞腸。看看這裏的,才知道什麼事皇家風範,天家威儀。難怪有人會千方百計的想入宮,宮裏人總當宮外的都是下人;賈府總當府外的都是下人;都中人總當鄉下人是下人。原來不過是些見識而已,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看來還得來皇宮見識一番,才算真正開了眼界。
想起這些,似乎都與她無關係,她純粹是來賞玩的,黛玉更覺得有趣兒。眼睛悄悄的打量著,總也瞧不夠,但又不能東張西望的失禮,便隻有將腳步放慢些,好看清楚點兒。隨後緊跟的紫鵑和雪雁,也小心的跟著黛玉,守著自己的本分。這等模樣兒更是讓戴德及隨行的太監宮女感慨萬千,都當這主仆乃是仙品。
紫鵑和雪雁的心情跟黛玉大不一樣,不僅驚歎,也頗有些震懼,天威之下,沒有幾個人能躲得過。不過兩個丫頭之間也不一樣,紫鵑眼裏頗有些豔羨,如此繁華富貴,見過一次是個難得的榮幸,想抱琴能終日生活在此,怕是更好了。如果有些機緣,入了皇上的眼,那也可以平步青雲、做上主子、一般的享福,或者至少比她們這些丫頭是體麵多了。
雪雁心實,隻想著這種地方隻怕比賈府更加複雜難對付。而黛玉在此則更加勢單力孤,便是賈母那般,或者姐妹們也經常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偶爾也能回護黛玉一下,在這裏可一點依仗都沒有。姑娘又凡事隨性,不肯屈就,如果一時違了誰的意,這裏又有多少尊貴的皇家人,或者有權有勢的內官或者狗仗人勢的厲害的奴才,隨便動動手指都能把姑娘拿捏了。她一個小丫頭,到時候可該如何是好?越想越擔心,越想越害怕,到最後都有點兒發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