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薛文起含冤(1)(1 / 2)

此舉要說也收服了一些人,但一時間卻也成為笑柄。畢竟一來鳳姐兒之前就已經放寬了,因此有些已經不能再寬,就算是寬,大家還是會以為是跟鳳姐兒學的,想籠絡人心,畢竟大家都是聰明人。而來俗語雲“一放就亂”,用在這裏再合適不過了。都是幾代的老奴,熟門熟路知根知底兒的,隻要稍微有個空子,還不早鑽進去?等到後悔想收的時候,才發現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有苦說不出,而在此中沒得好處的自然拍手稱快。

再有雖然薛姨媽也管過家,寶釵之前也在榮府協理過,但到底不比一肩擔當來的更實在瑣碎而且壓力也更大,因此幾日下來不是這裏有缺失就是那裏有遺漏。就算寶釵再過博聞強記才德過人,一下子也有些吃不消,底下結黨營私的、偷懶的抱怨的,種種不善,也難備述。到這會兒才知道,榮府比薛家要大,至少此事的榮府比薛姨媽見識過的薛家要繁雜的多。也明白李紈的辛苦、還有她的能耐,絕非看上去的那麼凡事不管就能對付下來的。

這些笑話也就罷了,畢竟才接手,萬事開頭難,若是假以時日,未必就不能做好。即便比不上鳳姐兒,但若是能放下姿態,一心將榮府料理齊整,想來也不至於就束手無策。隻是總要這麼比,倒是有兩個因此受到牽連的。

頭一個自然是鳳姐兒,別的不說,隻說她現在原本是一心不肯逞強,在寧府安心施行仁政。誰知下人以為她想跟榮府比,才使得手段。但說到底這也是她自己種下的苦果,一日為賊,終身難洗清,倒也怨不得別人。

另有一個則純粹是無辜的,那就是黛玉。入宮轉眼十來日,雖然眾人待她都很好,但到底不是自己的地方。雖然賈府也不是她的地方,但至少目前還是她的棲身之所,也是她唯一有理由投奔的地方。誰知賈府竟似忘了她似的,從沒人去探問一下,或者想過該接她回來了。難道還非要皇太後到時候像厭棄了似的將她打發回來?黛玉自己過意不去,開過兩次口,才開頭就被公主斷然否決,而且她的理由之一也是這個。此事想想還真有些心寒,也難怪合昌公主不忿,氣得要讓皇太後下旨留她下來,從此名正言順的留在蘭林殿給公主做妹妹。

隻是,賈府上下果真將黛玉忘了嗎?還是另有打算?當時王夫人甚至賈母也都打算將黛玉接回來過,為何到這會兒還沒動靜呢?原來賈母自己受了那一傷,再想進宮是不能了,雖說也想黛玉,但唯恐這節骨眼上府裏忙亂,接回來委屈了她。而且如今沒了元春,賈母又有些改了主意,天下王子公孫,自然沒有皇子皇孫來的尊貴。如果黛玉能長久留在那裏,那豈不是好事兒?她又為何要急著去請旨接人?若是皇太後順水推舟,黛玉不就留不成了?

這一個是這麼想的,王夫人卻又是另一個想頭。既然賈母不肯把黛玉配給寶玉,那就最好死了,或者長長久久的離了賈府,別礙著她的眼,從此眼不見心不煩最好。若是回來,必定又要吃喝花用府裏的,而且看賈母的意思,必定會另給她擇佳婿,到時候一筆嫁妝必定少不了。如今府裏艱難,她可舍不得忍痛割肉。再則想起府裏如今事事不順、一時比不得一時,她卻更加風生水起、有門有路還受寵,簡直就是個狐狸精,這會兒頭疼,能別為她操心最好。

就如此陰差陽錯,皇太後又沒得到大皇帝的意思,又著實喜愛黛玉,多半是合昌公主如今已經完全康複,她自然願意多留一時是一時,著什麼急?而且原定的大概是二十日左右,如今才十多日,也不算過。嗬,這“二十日左右”可是她自己打算的,這也能算?

當下且別管這麼多,黛玉沒回來就沒回來,生日被人忘了就被人忘了,除了雪雁悄悄給她做了雙鞋子,紫鵑也忙忘了。既然每日有公主真心相待,又幫著她避著大皇帝和皇太子,又能到蓬萊池去遊玩,便是有些煩心事,也總比回來悶著強。而且回來還得提心吊膽又防不勝防,她原本怠惰,既然哪裏都不是故鄉,那就還是那樣客居罷了,先且別管她。

話說這日一早,寶釵扶著薛姨媽到了院子東邊的耳房裏準備點卯理事,忽然聽得外麵一陣騷亂,似乎有人哭著進來,聲音尖銳,邊哭邊訴道:“誰讓她生下這麼不爭氣的兒子,一點兒出息都沒有,就知道成天惹是生非,也不知道我上輩子造的什麼孽,瞎了眼嫁到你們薛家。果真是天要絕我,還不如死了算了,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