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7章 史太君托孤(2)(1 / 2)

賈母也止了淚,想了一下,緩緩開口道:“我還是不放心寶玉,他現在那個樣子,說癡不癡,說傻不傻,可也不像個尋常人該有的樣子,這可如何是好?”

鴛鴦勸道:“寶二爺如今有紫鵑服侍,應該妥當的。若是有合適的再給他添一兩個伴兒,想來就更無虞了,但必須寶二爺願意才行,否則隻怕容易犯病。”

賈母想了想,吩咐道:“你說的是,你替我給王爺磕個頭,且求求王爺開恩。”

鴛鴦忙跪下去,要給北靜王磕頭。北靜王吃了一驚,忙將她拉住,又忙鬆開手來,紅著臉道:“使不得,太夫人有事兒盡管吩咐,小王一定盡全力去辦。前些日子偶爾聽聞寶玉將玉給弄丟了,因此迷了心性,不知可有此事?若果真如此,小王一定奏請皇上開恩,將他單獨安頓在妥當之處,好生調養,想來無礙的。畢竟他還小,凡事不懂,必定與案子無涉。”

賈母點頭道:“府裏的事情他是不知道。一個人服侍他也太少了,鴛鴦,你再想個合適的人。他自己院子裏的人是不行的,玉兒那裏也沒誰了,四丫頭那裏也就一個彩屏,你想想,外頭或者園子裏,有哪個妥當一些的?”

這還真是不好找,丫頭原也有幾百個,一下子竟找不到寶玉對眼的,若是外頭去尋,別說這會兒難,而且也未必合意。鴛鴦將上下想一遍,吞吞吐吐道:“要說……園子裏還有個妙玉師傅,雖然脾氣古怪些,但和寶玉還合得來,這個大家都知道。而且……寶二爺一直想出家,若是能和妙玉師傅就近一塊兒參禪,興許能安神些,或者僥幸醒悟過來……”

賈母想了一下,緩緩點頭道:“這會兒也不知道妙玉怎麼樣了。照說她是出家之人,不該受這紅塵之累的。煩勞王爺打聽一下,將她如何處置了。”

北靜王的侍從聞言早去了,一會兒來回道:“昨兒夜裏將她攆出來,她說她師傅靈柩還在牟尼庵,今兒一早已經帶著她奶娘和小丫頭去了。那裏另有人看守著,不許她擅自走動。”

賈母吃了一回藥,倒也清楚起來,想了一想,還是求北靜王道:“牟尼庵附近有個臥佛寺,不如就將寶玉寄身在那裏,兩下裏也好照應。妙玉原是我們請來的尼姑,實則並非我家之人,還請王爺設法將她開釋。再就近買些房產,讓他們先安頓下來,在那裏也清淨,如此則想修行也便宜,想一塊兒過也便宜。”

北靜王道:“既然並非府中人口,皇上和太上皇最敬重出家修行之人,必定不肯為難她。”

賈母想了半日,才勉強啟齒道:“妙玉原是因病才出家的,而且是帶發修行,近年病也好了,文墨也極通,模樣兒又極好。當日她師父臨寂遺言,說她“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然有你的結果”,我瞧著她和寶玉有些孽緣,不如看看他二人的意思,若是願意,從我這裏給他們些體己,想來尋常度日很該無憂的。”忽而又念叨,“聽她說是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跡並貝葉遺文才入都的,難道這裏有‘觀音’的遺跡?”

北靜王與鴛鴦都沒聽清,隻想著她說的妙玉和寶玉有些孽緣,難道……?愣了好一會兒,北靜王點頭道:“小王去安排便是。若他二人果真有意,不論是一同修行,還是做紅塵知己,都並無不可,還請太夫人放心。”

賈母神色緩和過來,點頭道:“寶玉和寶釵無緣,就了了吧,且幸並未同房,想來也是天意。日後寶釵一切自主,不與賈家相幹。紫鵑是丫頭出身,留在房裏可以,若非寶玉屬意,讓她做個二房便罷。我這裏有的,鴛鴦,你厚厚的賞紫鵑一份,如今這樣,大家該一塊兒過,就別計較了。若是妙玉不成,讓她做個填房也可以。”這意思顯然是讓北靜王好歹做成此事。

北靜王有些為難,但既然賈母並未把話說死,他不如像大皇帝交代的那般:“酌情處理”。

將寶玉安頓好,賈母放了心,才又道:“玉兒呢?她現在怎麼樣?”

鴛鴦搖頭,這裏現在已經被封死,沒人能出去打探消息,想想還是問北靜王。

北靜王道:“這倒不用去打聽。才在宮裏見到忠順親王複旨,說林姑娘已經被皇太後接進宮去了,而且還下旨日後林姑娘享長公主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