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9章 芸芸眾生相(2)(2 / 2)

且幸妙玉聽了佛爺當初那些話,再慢慢回想起來,又將黛玉後來的情形揣摩一番,心下已經緩過來許多。既然如此,她又素來不愛和這些人計較,便簡單帶了自己隨身的經書木魚念珠等,和嬤嬤丫頭便離了櫳翠庵。至於那些東西,不過是些濁物,雖有些心疼,但也是無奈。這會兒既然已經被賊盯上,想來她不舍也得舍。

錦衣衛受了忠順親王的諭示,倒也不十分為難她,就算妙玉如何清麗脫俗模樣兒好,不過好生問過,妙玉隻說還想去牟尼庵,但此時已晚,暫且先在前麵偏房歇息一晚,次日一早再走。次日一早,錦衣衛弄來車子,送妙玉過去,誰知那庵裏的住持老尼姑見妙玉空手而回,而且還是待罪之身,庵外還有錦衣衛看守,很是不悅,神色也淡淡的。

妙玉無奈,隻得裝作不知,坐在菩薩座下蒲團上,心裏默念著她師傅臨終的遺言,不知道她的結果在哪裏?

其實不知道將有什麼樣結果的並非妙玉一人,或者在當前的情形下,多半人都不知道也焦心:他們將要麵臨什麼樣的結果。

榮禧堂廂房裏的情形是那般,院子裏的情形也差不多。那些尋常體麵的管家頭子們,和那些做粗活的仆役混雜在一塊兒,又沒得吃又沒得喝,甚至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這一夜下來,哪裏有不叫喚抱怨的?更有尋常看不慣那些大管家的,當下冷嘲熱諷漸漸的打起來。照著鴛鴦的意思,那些做粗活的走到哪兒不就那樣?都這會兒了誰還怕誰?

這還不算,才剛忠順親王要來提走王夫人、鳳姐兒的時候,那才叫一個熱鬧呢。有那和他們不好的,登時拍手叫好,又罵幾句;有那和他們好的,哭哭啼啼嗚嗚咽咽,拉著舍不得放手。更有子女幼弱的,像巧姐兒……哀哀淒淒,哽咽難言,看一眼都不忍看第二眼。

倒是李紈在一旁勸了半天,雖說被人告了,可也未必是真,而且不知輕重,隻盼各人自重。想想李紈的話,鳳姐兒原本已經打算好的,也不在意,惟獨將巧姐兒托付給李紈和平兒,又拐過來勸王夫人。王夫人罵了一夜,嗓子已經啞了,等到這會兒果真該罵的時候,卻啞了火,倒是讓別人清靜些。隻等這些人隨著忠順親王走了,眾人才回過神來,心下更是惶惶然。

這還不算,隻等東府的人都押送過來,還有熱鬧的。那焦大,就是將國公爺從死人堆裏背出來的老奴焦大,哪裏受得了這罪,一路上罵著過來,見到廂房裏的主子們,王夫人還在罵,忍不住號天蹈地的哭道:“我天天勸,你們這些不長進的東西,倒拿我當作冤家!如今落得這般下場,很該高興了!我活了八九十歲,隻有跟著太爺拿人,哪裏倒叫別人給拿了!如今既然家也沒了,我索性連命也不要了,我跟你們拚了……”

錦衣衛見多識廣,哪裏怕他潑鬧,三兩下上前將他捆住放到一旁,也不怕他打人也不擔心他尋死。兩府的人多嫌他平時倚老賣老,這會兒又是非常之時,因此竟沒一個上前說句好話的。誰知老人家到底年紀大了,經這一番哭鬧,又被捆住放著地上,凍了一夜,等北靜王的人到,幾人手忙腳亂上前將他放開,已經沒了。

北靜王的家奴不過奉旨來照應眾人,並無權幹涉聖旨抄家;再則也不想和錦衣衛及忠順親王為難,當下也不便多說什麼,再則也不過是個老奴才,即刻讓人拉出去草草安葬了事。賈府上下從此忙著,竟不曾注意到他去了,也再無人過問。

北靜王家奴見過趙堂官,說明了來意,趙堂官此時已經吃飽喝足,而且累了一夜,該到手的也都到手了,自然樂得做個人情,且由著他們去探視各處。自邢夫人往下方定下神來,都格外盼望著北靜王能即刻前來解救她們,也有的頓時哭起來,被李紈好歹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