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3章 大皇帝釋因(1)(1 / 2)

水溶歎道:“史太君說宮裏並非她久留之地……”

北靜太妃搖頭道:“王兒別執迷不悟了。她為何就不能久留宮中?若果真不能久留,又何須你去求皇太後?林姑娘如今父母雙亡,史太君是她至親,自可做主她的終身之事,又何須如此大費周章?王兒好生聽我一句勸。林姑娘年歲尚幼,又無娘家依仗,留在宮裏便是封為嬪妃,也不能致高位,如此便難以輔助賈家。而且林姑娘的性格史太君深知,若是她不願意,留在宮裏若是得罪了哪位,還可能害的賈府雪上加霜。

王兒則不同,若非史太君此前打聽到,便是當時發現王兒對林姑娘有意,又是性情中人,又惦念她舊恩,若是再得佳人,必定好生珍惜,又能盡全力幫助賈家……王兒明白沒?她為外孫女兒打算是其次,為子孫考慮才是最主要的。至於你,不過是想拴住你……

而且大概她也知道,憑著林姑娘的人品,進了宮就沒有輕易出來的理兒。林姑娘的婚事除了史太君之命,就擔心宮裏插手,若是你替她求得皇太後允準,就相當於懿旨,日後自然就順利了。但是,這事兒王兒有必要和宮裏對著幹嗎?其次,就算你得了林姑娘,難道真想將自己還有祖上的基業拿來和皇上對著幹?得了她,你又準備置於何地?”

水溶啞了半天,還是不想輕易放棄,但北靜太妃也言之有理,再不想,史太君拿著女兒謀事,如今又要拿外孫女兒謀事,一時間倒是有些兩難,靠在北靜太妃肩頭,歎氣道:“母親,既然是史太君所托,不如……我去宮裏求求皇太後,也算是意思盡到了。至於她為兒孫考慮,母妃也為宗廟打算。不如等事情平息之後,我們幫著善後,也不算辜負了她,怎麼樣?”

北靜太妃歎息道:“你就非她不可嗎?王妃她們有什麼不好的?”

水溶想了一下,誠懇的和母親說道:“我看過她的詩詞,還有母妃說她的為人,大概隻有她才適合交心,能做個知心人。別人……母妃,就算皇太後開恩,我都等這事兒結束後再辦……而且,我答應母妃,一定十分小心,絕不觸怒皇上,怎麼樣?”

北靜太妃搖頭道:“算了,你從小就是這個脾氣,我再說也是枉然。但不管怎麼樣,我都不讚同這件事兒,也不許你欺負她,更不能辜負她……也不知道你娶回來,她又怎麼和王妃她們相處,看她的樣子,絕不是那種容易屈就的人……王兒再想想,最好還是別惦記著了。至於史太君那裏,等過些時候我去看看她,就算拖延一時,不顧找個借口對付過去也就罷了。她就算於皇太後還有我有多大的恩情,也不能拿咱們祖宗還有她外孫女兒的性命作注。”

誰知水溶卻動了真心,想著既然宮裏黛玉不好處,別人隻怕都要辜負她,不如娶回來,再設法護住她,想來也不至讓這朵青蓮枯萎的。當下打定主意,便將北靜太妃的勸怎麼都聽不進去。但又不敢不考慮,想了半天,這種事情,不如找老錯商議一下,畢竟老錯是見過她的,而且置身事外,大概能客觀公正的給他出個主意,免得一意孤行,讓母妃難過。

如此打定主意,大理寺是不去了,水溶就一心想著老錯來,才發現竟然好久不見他了。這倒是奇怪,他去哪裏了呢?

老錯,老錯去哪裏了?這一半個月,竟然不見了蹤跡,難道又去世外了?

怎麼可能?他又不是個真神,也不是菩薩本相,這會兒就好好的在寶靈宮呢,可不敢沒見到就說不存在。寶靈宮觀音殿內,佛爺安靜的念著經,細細的想著心事,等著大皇帝來。

且說近來他為何遁了行跡?其實原因很簡單:一來,他近來事情太多;二來,他近來名聲大噪,若是眾人一味的好奇,隻怕能找出些蛛絲馬跡來,到時可多有不便。

畢竟他乃是光明正大之人,不慣於藏掖,而且要做那許多的事情,若是依舊堂而皇之,必然會露出馬腳來。別到時候賈府之事未了,佛國那邊有人找來了,或者這裏大家都知道,因而一心皈依,讓他有了新的勢力,容易引起騷亂,大皇帝可不願意。又或者眾人將薛蟠等事兒和他聯係起來,因此針對他,或者為難他,又或是有了防備,也絕非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