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6章 洞房花燭夜(2)(1 / 2)

“是啊,北靜王府除了北靜王人物出眾,當之無愧,別人也不像要封王那?又不曾有何大功。再則便是要封王,也不能占據正院,那可是敕造的,便是翻修也得報禮部備案。”有人博學多才,見多識廣,說的頭頭是道。

“可禮部也不見他來備案,難道竟然敢抗旨?北靜王行事從容內斂,進退有度,斷不會做下這等沒有分寸甚至有違禮製的事兒,更何況是在這節骨眼上……”答話的大概是禮部的書記或者消息靈通之士。

“看樣子是要迎親,會是誰呢?娶得又會是誰?”另一個若有所思,自語道。

“迎親?北靜王的正院,還能是誰?聽有人估計,這趟翻修花費絕不少於十萬,別人誰值得鬧這麼大動靜?”這個消息更靈通,也可能已經從這十萬裏分得一杯羹,因此格外清楚。

“這麼大手筆,北靜王府近來沒什麼額外的進益呀?難道……”旁邊一個看著像是個書生,捋著山羊胡子,慢悠悠的道,“但查抄賈家的是忠順親王,聽說皇上已經賞賜他赤金五千兩,另外還有些東西,既沒這麼多,也不該是北靜王府。難道……還有可能是史太君的遺產?”想想又搖搖頭,“史太君的東西並不見搬出來,也沒理由都進了北靜王府。”

“對呀……”這一個一拍桌子,一臉橫肉,似乎發現一隻小肥羊,很想上去撕條腿下來卻又未遂,流著哈喇子憤恨道,“這死老太婆也天偏心,誰知道也不能如願……北靜王也沒出多大力,該死的還是死了,該充軍的也留不住。就算後麵的事兒,如果沒有咱們,他一個人也未必能求得下來情。現在倒好,竟然要獨吞……”

“那也未必!”才剛那書生搖著手裏的折扇,一手托起茶盅,輕輕呷一口,意味深長的道,“這麼大一口,若是宮裏沒得好處,隻怕也未必能輕易放過他;更何況現在違製翻修主院,也不曾追究。再說了,榮府裏現在還有宮裏的侍衛守著,那東西究竟是誰的,還真不好說。就是這事兒,也未必是誰的主意?”

“朱兄的意思,這還是宮裏準過的?還是……”旁邊那個小聲問道。忽然想想,有些不對,“那又是什麼意思?雖然合昌公主至今未曾招駙馬,可北靜王已經立妃多年,公主是嫡出,如何能如此委屈?即便如此,也該給公主另外開府,哪裏能如此遷就?”

“噓……”又一個走過來,神色緊張的看著幾人,道,“這些事情,怎麼輕易議論?我倒是有個主意,既然都不知道,不如去北府探個究竟。也不知道是什麼喜事兒,你們有誰接到請貼了嗎?我沒有。”這個看著才像個賽諸葛,凡事穩妥。

大家都搖頭,別說不知道什麼事兒,也沒有任何人接到請帖。

賽諸葛點頭道:“我倒是有個主意。既然北靜王不‘邀請’,咱們遞貼拜見,總是沒錯的。到時候再旁敲側擊,興許能打聽到點兒什麼來,到時候再作計較,不是更好?明兒我得閑,準備上門賀喜,你們誰一塊兒去?”看來已經打定主意了。

“這個主意好。咱們都是世交,登門拜見,在情在理,便是賀喜,也並無不可。隻是……這賀的是什麼喜呢?”那一臉橫肉的,腦子裏大概也都是肉,想不明白。

“我們隻是聽說有喜,故而前去敬賀,至於何喜,到時候再討教也並不遲。便是北靜王不願漏口風,也該給咱們個麵子,有個說法。怕什麼?”賽諸葛果真神機妙算,說得有理。

眾人又如此這般商議一番,計較妥當了才各自散去。次日早朝後,便陸續有人往北靜王府而來,紛紛投貼。誰知事不遂人願,北靜王不在府中,進宮去了。長史將眾人招待一番,隻說王爺交代,王府隔日是有喜事兒,但暫且不便透露,還請眾位多包涵,順帶一人一份回禮,不論厚薄,總比送去的賀禮多那麼一點兒。而且拜禮沒名目,回禮也含糊。

眾人出來,有的垂頭喪氣回去,有的三三兩兩聚到一處商議,想想也無話可說。北府客氣相迎,恭敬相送,少不得,隔日再來。至於隔幾日,就隻能讓人多打聽,到時候碰運氣了。隻說聽說北靜王入宮去了,眾人少不得又猜測一番,但終究也沒個準主意,隻得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