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早起,二人便到竹林或者池畔走走,或者看佛爺舞劍,或者聽黛玉撫琴,或者交頸依偎。看池裏的鴛鴦遊過,聽枝頭的鳥兒醒來,或者就那麼安靜的坐著,什麼都不做。佛爺抱著她在懷,兩人能安靜的坐小半個時辰。
齊文經常會很不協調的蹦出來,一臉興奮,看著黛玉。隻是臉上的孩子氣明顯的有了變化,每日都在消退,渾身上下迷人的氣韻很快的散發出來。真沒想到,他這條龍,竟然就缺合昌公主這顆“珠”。可若是合昌公主沒來,他依舊還是個孩子,蹦到黛玉跟前,想和她說話,或者就是看著她。至於佛爺的恐嚇,他現在愈發視而不見,知道隻要黛玉喜歡,佛爺也不能將他怎麼樣。再說了,合昌公主還說,大家都喜歡她,不用怕。
在竹林坐一會兒,眾人就會去含元殿省晨請安,大皇帝和皇太子也會過來。大家相聚,機會難得,皇太子現在似乎隻是想多看黛玉一眼,再多看一眼,就足夠了。看著她一日日豐腴起來,嬌俏的臉,帶著幾分少婦的紅潤,卻與她一身的仙氣配合的恰到好處。這副模樣兒,沒人能不心動,尤其是這個年歲的人。當然齊文那個還沒長大的“孩子”除外。
早膳後大皇帝時常會拉著佛爺去幫他理理朝政,就算佛爺不想染指,但時而聽聽他的意見總是好的。當然更多的時候是二人天上地下的胡吹,或者一會兒大舅哥小妹婿就鬧開了。皇太子在一旁聽著看著,心下的震動可見一斑。但漸漸的習慣了,也有些理解了,對佛爺的敬仰,也與日俱增。隻覺得他不同的樣子,猶如菩薩三十二相,各有不同,但每相都有深意。
隻等大皇帝將佛爺哄走,黛玉便與合昌公主到太液池畔隨便哪個殿閣玩去,齊文當然是寸步不離跟著。而且與合昌公主畢竟是才交往,有人的時候躲得開開的,恨不得告訴全天下的人,“他們沒什麼”。黛玉也相信,他們沒什麼,但隻要佛爺不在,黛玉就總犯困。夏日也容易犯困。因此黛玉就有各種不同的理由睡覺,合昌公主就“隻好”和齊文說話。
沒過幾天,這事兒雖然被黛玉遮掩著,但太上皇和皇太後還是知道了。再說了,這事兒也沒有可的遮掩,不過做個樣子,讓別人一點點兒接受而已。
晚膳眾人依舊一塊兒吃,齊文總被安置在黛玉席上陪坐。佛爺總能蹭在大皇帝一桌。皇太子則領著不時來省昏的皇子一席。雖然不曾日日設宴,但每日都熱鬧,將太上皇和皇太後喜得無可無不可,隻說多久沒這種小戶人家的歡聚了。而且大家都有一二長處,隨便一個自告奮勇出來表現一番,自娛自樂,佐興不錯。
晚膳後,天氣也漸漸涼下來,則是眾人玩耍的好時候。這會兒下弦月還沒亮,竹林裏一片昏暗。雖然稀稀拉拉點著些燈籠,但也隻能照見一點兒地方,未照見之處,便依舊是暗的。
大皇帝拉著佛爺在黛玉尋常坐的地方坐著對弈。兩旁有人打扇子驅蚊,愜意自在。經過這些時日,看了不少棋譜,又有黛玉親自指點,佛爺的棋藝飛速進展,如今和大皇帝對弈十局也能贏三兩局,驚得大皇帝嘖嘖稱奇。
齊文被黛玉差去陪合昌公主“回殿更衣”去,還沒回來。或者也不知二人更到哪裏去了。太上皇和皇太後今兒都在這裏,看著黛玉淘氣的樣子有趣兒,便拉著她在一旁涼榻上坐了,三人說悄悄話。見黛玉不開口,皇太後摩挲著她脖子笑道:“淘氣的丫頭,跟母後還掖掖藏藏的,是不是等著母後動手打人呢?”
黛玉靠在她懷裏嬌笑道:“回母後,天底下這麼多事兒,兒臣不知道母後想說哪一樣?”
“淘氣的丫頭,那日是不是就是你想好的,故意糊弄人呢?”皇太後輕輕晃了她幾下,又疼愛的摟著,笑道,“若果真說起來,他們兩個倒也登對。難得合兒也不計較那麼多,母後看著倒是喜歡,就不知道你父皇什麼意思。還有齊文,他看著憨實,母後擔心他不知道,到時候可別耽誤了合兒,這回合兒可再傷心不起了。”
“回母後,齊文就看他自己了,現在一天有半天和姐姐在一塊兒,若是二人自己還弄不明白,那神仙也難救。聽齊文自己和我說的,大概是喜歡姐姐的,就是那些禮節講究,他大概和我一樣,有些怕。”黛玉想了一下,忽然覺得太上皇就在跟前,皇太後怎麼會有那句話?想到這裏趕緊問道,“母後,父皇為什麼會有別的想法?父皇,是什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