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等小佛爺停下來,黛玉又皺眉頭了。緩緩的來到院中,仰望碧藍的天空。黛玉緩緩搖搖頭,她不喜歡小佛爺太過與眾不同。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才高人愈妒”。她的孩兒,隻要略微顯示出小佛爺的特性,別的,就最好還是和尋常人一樣,這樣才能體會凡人的喜怒哀樂,因此設法渡化。
渡化,為何又想起這個字眼?她可不管孩兒渡化誰,隻要照顧好自己就行,別的就順其自然吧。菩薩……自己不來救世,弄個化身下來,那也就不用完全像菩薩一樣。扶著肚子,緩緩的在軟榻上坐下來,黛玉還是有些不願意。為什麼要懷個小佛爺,若是尋常的孩兒多好,就可以陪在她身邊。她可以教他讀書寫字,或者讓齊文教他練劍,但是,不要他入仕途。
“玉兒……”佛爺剛和林隱龍說完話進來,看著黛玉臉色有些和緩過來,但嘴角依舊有些不悅,趕緊抱她起來,柔聲安慰道,“怎麼了,又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兒?”
“不高興又怎麼樣,該來的還得來,該走的還得走。”黛玉嘟著嘴兒,是有些不大高興。
“既然該來的還得來,該走的還得走,那還要經常皺著眉頭不高興,白讓人擔心呢?”佛爺輕輕捋著她眉頭,抓著她略微有些浮腫的手,親一下,笑道,“我知道我不夠賢惠,可玉兒也要為自己想那。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又何不開開心心的,不僅我看著高興,孩兒也喜歡。每次玉兒高興的時候他也高興,是不是?”說著話大手就到了黛玉肚子上。
“我不高興的時候他也還高興呢?”黛玉嘟噥道。
“哪裏有?”佛爺趕緊替小佛爺申冤,辯解道,“玉兒不高興的時候孩兒是安慰玉兒呢,可惜就是不會說話,否則該求道:‘媽媽,別難過。孩兒乖,將來一定聽話。有空了就偷偷來看媽媽。’看在孩兒不會說話的份兒上,玉兒也該高興些,是不是?”
“你胡說呢。”黛玉捶著他嗔道,“孩兒……”仔細想想,又歎道,“也不要他偷偷來看咱們,否則皇兄又該擔心。我剛才在想,”抬起頭來,看著他,摸著他如玉般的臉,輕聲道,“我在想,日後若是再有孩兒,也不要他們入仕途,也不要留在都中和那些人結交。若是喜歡這裏,就留在這裏,桃花塢裏種桃花,就好得很。你說呢?”
“好啊,潔身自好,然後再求無為而治,好得很。”佛爺點頭笑道。
“你又記得‘治’,治什麼呀。”黛玉不樂意的嘟著嘴兒,為什麼非要孩兒去治個什麼,跟大皇帝一樣,念念不忘,就是要他們做事兒。她偏不,將來的孩兒,一定要讓他們快意逍遙自在,不要和朝廷有一點兒瓜葛。
佛爺低頭啄著她鼻子,暗暗搖頭,又笑道,“玉兒,我給孩兒的名字都想好了,不知道玉兒喜不喜歡。”女人,提到她的孩兒,永遠都是最關心的,天性!管他鳳姐兒死了還是鴛鴦得了雙生子,都比不過她肚子裏這個“親生兒”。
黛玉抬起頭,剛笑了一下,又收斂了神情,麵色陰鬱,嘟噥道:“叫什麼,我又叫不到。”
“不會啊,咱們想他的時候,或者將來等佛國穩定了,皇上開恩,咱們能回去的時候,不就可以叫他了?”佛爺輕聲安慰道。
“那好吧。你給他取得什麼名字?”黛玉也沒相信,也不想駁了他的好意,懶懶的應道。
“‘格桑’,是種象征美好幸福吉祥的很美麗的花兒。咱們的孩兒,一定會像玉兒一樣美麗,而且……不僅會給佛國,還會給天下帶來幸福和吉祥。”佛爺眼含薄霧,輕聲說道。
“‘格桑’?”黛玉輕輕的叫著,有種說不出來的味道。
“恩,全名就叫‘格桑嘉措’。”
這世上,有的人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也有的人是帶著光環誕生的,還有的人,是帶著苦難來的。唯有這個孩兒,身上帶著金鑰匙的光環、命定是要來救苦救難的。他,就是格桑。
小佛爺就是有這麼大能耐,你能奈他何?就算他還在母胎裏,隻要黛玉傷心難過,他就開始“搗亂”,似乎告訴黛玉,她隻能關心“他”,所有別人都沒有他重要。好個霸道的小佛爺!而因為他,不僅有這許多人要守在他周圍,還有穗兒,放著身懷六甲的嬌妻不顧,護駕在此;林隱龍,丟下自己才滿月的嬌兒,匆匆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