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2章 濃濃情意長大結局(1)(1 / 2)

呃,有些想太多了。管他是擲骰子定的,還是扔銅板定的,總之前科狀元和補錄的兩個進士,如今已在仕途小有名氣,深得大皇帝信用。也正是因此,今科大皇帝才“死皮賴臉”好說歹說給黛玉又是打躬又是作揖、“好妹妹”長“禦妹好”短的求了她老半天,還被黛玉說了無數回“皇兄言而無信”,簡直是“顏麵掃地”,才將林隱龍求到手。

誰知林隱龍也不能白忙,非要和黛玉他們同行,將黛玉氣得又將大皇帝抱怨半日。這不,耽誤了黛玉一個多月的行程,又出不了遠門,隻能走近些了。再則如今太上皇年歲大,身子不大好,眾人也不敢走太遠,若是有個要緊的還得佛爺給他治呢。

“你們兩個,都是誤事。”官道旁的長亭裏,眾人正在歇息,黛玉指著佛爺和林隱龍,依舊悶悶不樂。隻因走的慢了些,趕到春雨綿綿,下個不停,路也難走了許多,走走停停,半個月了也還沒到麟縣。都說那裏的杜鵑開得好,若是這麼走下去,隻怕到了那裏也沒了。

“是他,不是我。”佛爺指著林隱龍趕緊申辯,一邊兒遞上熱茶,湊到黛玉口邊。

林隱龍也無辜啊,這不是……眉頭打成一個死結,委屈的道:“也不是我,要怪……”怪誰?大皇帝,他敢?怪黛玉?是黛玉讓他去的,這會兒又來抱怨他,可他能怪回去嗎?想當年含元殿設宴,皇太子被排了個小輩連說話的地兒都沒有。現在,哼哼,大皇帝跟前的寵臣三品大員,有冤也無處訴,怎麼辦?

哼,還想怎麼辦?黛玉吃口茶,暖暖身子,惡狠狠的盯著他,不悅道:“你說,唉……為何你補錄的人,都能比那傳臚好,我看,皇兄該去治本,而不是頭痛治頭,每次都來找你。還有……”極其無奈的看著他,隨著林隱龍名聲大噪,都中已經有好事者查到他和黛玉的同族關係。故而,這件事情,也就帶著黛玉的印記。

黃榜選中的自然高興,那被擠下去的,心情可想而知。難怪黛玉要急著走,林隱龍也趕緊溜。人家都怕離了朝廷容易遭毀謗,他們偏離得遠遠的,越遠越好。大皇帝要懷疑更好,黛玉嘟著嘴兒,皺著鼻子,這種時候,似乎大皇帝別理她最好。可世事不是總愛與願違麼?越是黛玉和佛爺想兩袖清風不管事兒;那明裏暗裏表示不滿的,卻都被彈壓報複了。

誰做的?還不是大皇帝。當然,表示個不滿就被彈壓,有些沒氣度。是淮陽王,他不需要氣度。他是惠皇後嫡子,皇太子胞弟,與皇位擦肩,覬覦了十幾二十年,忽然發現一個不管世事的黛玉。於是,他也學著從容、淡然。聽潮起潮落,看雲卷雲舒,也好得很。可就一樣:決不許誰欺負黛玉,言語上也不行。和皇太子一塊兒,誰不滿就彈誰,大皇帝幹瞪眼,也大有“正合我意”的意思,裝個不知道也就混過去了。

那朝堂的事兒先都拋諸腦後。正當這幾人眼前的官司不知道該怎麼打,就聽得一陣馬蹄聲,踏著泥漿風雨飛奔而來。是誰,竟然也在雨天趕路?若說驛差,也隻會是一人一騎,最多也隻有兩騎,為何會有至少五匹以上的快馬呢?穗兒手握佩刀,不由得緊張起來。

“回公主,回爺,淮陽王來了……!”馬蹄聲漸進,又停下來,就有陸兒跌跌撞撞進來,不大確定甚至哆嗦著回道。隻是,這會兒……他來做什麼?

黛玉和佛爺都是一驚,還沒回過神來,就見淮陽王帶著貼身侍衛,一共八個人,臉上還掛著雨水,隨著陳公公進來見禮,邊解釋道:“芮兒拜見長樂長公主。聽說姑姑要去麟縣,芮兒整好閑著,也出來散淡幾日,順便給姑姑伴駕,不知姑姑可允準?”

黛玉早讓陳公公扶著他,聽著他的話,吃一驚的看著他,遲疑道:“芮兒,你不在朝中幫你父皇打理朝政,來這裏做什麼?我已經有很多扈衛了,哪裏敢讓芮兒給我伴駕,可不是要折殺我?是不是有別的事兒,盡管告訴我便是。”說著話又讓陸兒服侍他將濕衣服脫了,在爐子跟前添了椅子,又讓九兒倒茶給他。

淮陽王趕緊謝座謝茶,搖頭笑道:“回姑姑,芮兒果真並無別事。朝中如今多選賢才,又有皇兄幫父皇,很不用我多操心。倒是姑姑,每年回去的時間那麼短,還要孝順皇祖父皇祖母,又要幫父皇,芮兒不能請教。芮兒別無所長,倒是學的三招兩式,若是有幸能給姑姑伴駕,探路打點,就很高興了。”如玉的臉上,一種欣羨,一絲戲謔,一抹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