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它還不知道有很多東西不是用金錢所能買到的,其中有一些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
這天早晨,兜兜在吃飯的時候,把一張疊得整整齊齊的紙放在媽媽的麵前。媽媽打開這張紙,它睜大了眼睛,簡直不能相信這是它的乖兒子兜兜寫的。你猜兜兜寫了什麼令媽媽這麼驚訝?媽媽欠兜兜:
洗碗3元
倒垃圾2元
倒水1元
鬆鼠媽媽看著這張條笑了,但它什麼也沒說。
吃午飯時,鬆鼠媽媽將賬單連同六元錢一起放在兜兜的麵前。兜兜看到錢時,眼睛都發光了。它把錢很快地放進口袋,開始盤算著用這筆報酬買什麼東西。
突然它看見邊上還有一張紙,整整齊齊地疊著,像它給媽媽的紙條一樣。把紙條打開時,它發現是一張媽媽寫的賬單,紙條是這樣寫的:
兜兜欠媽媽的:
教養它0元
在它生病時照顧它0元
買衣服、鞋子和玩具0元
吃飯和漂亮的房間0元
兜兜總共欠媽媽0元
兜兜坐在那兒看著這張新賬單,沒有說一句話。幾分鍾以後它站起來,把那六元錢從口袋裏拿出來,放在媽媽的手中,說:“媽媽,謝謝您!”
媽媽開心地說:“乖孩子,一句謝謝比什麼都值錢!”
有時,一千句、一萬句的感激之情,都凝聚在“謝謝”
這兩個字上了;有時,詞山句海的感恩之言,都沒有“謝謝”這兩個字表達得更完美、更充分、更淋漓盡致!
一位丹麥父親的“責任教育”
◆文/上善若水
老勞特是這裏的魚市場的大戶,有個一米九多高的兒子,很懂事而且聽話,除了上學外,課餘的時間幾乎都在幫助父母勞動。
老勞特一向是個樂嗬嗬很和藹的人,隻是那次是個例外——我親眼看到老勞特把小勞特拽上汽車,臉色鐵青。我急忙上前探問究竟。老勞特黑著臉告訴我,今天下午小勞特在商店裏,把一個塑料塞子鬆動的次品保溫箱賣給了一個漁民,這個箱子是他拿出來準備退貨的,小勞特不知道。
我笑著要老勞特消消氣:“在我們中國,有句話叫不知者不怪。”老勞特說:“我是沒有告訴他。可是他作為店員應該在賣出箱子的時候替顧客檢查清楚。現在,他需要跟我一起去彌補別人的損失。”
很不巧,那個漁民範德薩當天不在。事情果如所料。老勞特在一天後,在魚市場找到了那個漁民,滿滿一箱子的魚都變了質,散發出一股腥臭的味道。老勞特把正在上課的兒子叫了回來。當著大家的麵,老勞特要小勞特把那箱變質的魚放到自己的秤上,稱了一下,然後拿出計算器來,按照當天那種魚的價格,算出了漁民的損失,大概在1000歐元左右。他拿著計算器給自己的兒子看,然後說:“看到了,這是你的錯誤造成的損失。要知道,自己的錯誤要自己來承擔。我已經幫你在學校請了一個月的假,你這一個月應該為範德薩勞動,到你賠償夠他的損失為止。”
犯錯誤是無法避免的,重要的是學會彌補錯誤帶來的損失。勇於承擔自己犯的錯,才是一個有責任心、勇敢的人。
牆上的圖畫
◆文/丁肅清
珍奶把一大盤剛出鍋的羊肉放在桌上,一邊吹拂著燙痛了的手指一邊說:“趁熱吃!清燉羊肉。”飄飄嫋嫋的熱氣彌漫著異香,誘引得我的喉頭連連蠕動。為歡迎我回老家來,她特意讓人宰了一隻羊。我是珍奶抱養長大,對老人家情同生母,時常回老家探視,已成為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
看著我大口的吞咽,珍奶慈祥的臉上如暖風吹皺了的一池春水,細細密密的皺紋每一條都笑著。
“你爺在世時也好吃肉。”她說,“三天沒肉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爺去世已經多年,可是每當我同珍奶敘話,她總是提起爺這個話題。這一次,她又講了那個不知講了多少遍的故事:“打日本那時,你爺是土八路,輕易不敢回家來,怕漢奸告密。有一天晚上回來,渾身上下成了泥人,躺在炕上就‘呼嚕呼嚕’地睡,那腳上黑壓壓的一片蒺藜刺兒,我用針一根一根地挖,他都睡不醒……”
兒時就聽珍奶說這故事,那時候珍奶的故事美妙,像童話。如今聽起來淡了,淡得像一碗白開水。真想讓珍奶多說點別的,可提起爺過去的事情,她總是十分投入地嘮叨個沒完。
院裏,“咩咩”地顫抖著幾聲羊叫,像小孩兒的哭泣。
我吞下去的羊肉莫名其妙地噎住了,一種說不清楚的感情撩撥著我的心。從窗子往外看,不見有羊的影子,隻從窗外的牆根下傳來一聲聲的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