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是一名攝影記者,至今不知道他為什麼分文不收地跑來辦這個班。

我依舊是躲在角落,大腦裏似乎有一扇黑鐵門,鎖得牢牢的,抗拒著老師的聲音。那聲音十分溫暖,卻讓我充滿矛盾地想躲開。我頭也不敢抬起,生怕和老師的目光相遇。

攝影班的最後一課是實地采風,我和另外兩個沒有相機的同學合用老師的相機,但我始終沒有勇氣從同學手中要過相機,直到他們興高采烈地拍到隻剩下最後一張膠片時才想到我,才有了我緊張中的那件“作品”。

照片洗出來了,老師辦了一個小展覽,我那張失敗的習作被貼在正中,仔細地鑲了邊,還配上老師的題名“安得廣廈千萬間”。

我激動、疑惑而又不安地縮在一角,聽老師告訴所有人:這是最好的作品。

老師是有名的攝影記者,他的話沒有人質疑,不斷有人向我點頭微笑,其中還有任課的老師,還有人特意去看照片下我的名字。

驚慌、欣喜、慚愧……各種感覺在心中交錯,竟讓我想大哭一場。

老師拉起我冰涼的手,把我牽到正中顯眼的位置。

他的手很溫暖,讓我逐漸鎮定下來。掌聲響起,我腦子裏空蕩蕩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人漸漸散去了,我抬頭迎著老師親切的目光,一下子哭了,仿佛要讓淚水衝刷掉所有的委屈。他看著我,靜靜地等著。

淚水止住了,我還在抽泣。老師把我帶到照片前問:

“知道為什麼把它掛在這裏嗎?”

“我就拍了這一張。”

“不。”老師斬釘截鐵地否定了。我疑惑地抬起了頭。

老師誠懇地看著我說:“你自己覺得它怎麼樣?”

“不好,我不會。”

“不,”老師又否定道,“我覺得它很好,真的,我沒有騙你。”

“你先說說為什麼覺得它不好?”老師接著又問我。

我回答說:“因為別人都拍得很清楚。”

老師笑了:“你錯了,這是攝影,是藝術,不是照相,照相隻要把景物拍清晰就好了,藝術卻是要抒發自己感情的,每個人的情感不一樣,表現出來的就不一樣。”

老師頓了頓,又問道:“看看自己的作品,你看到了什麼?”

我愣住了,說:“一張照片。”

“可我卻沒有看見照片,我看見了一幅藝術品。”

“為什麼?”

“照片要如實記錄所拍對象,藝術品卻講究內涵。你看,這樓群倒映在湖麵上,多美啊,微風吹動,波光漣漪,倒影就模糊了,如果你清晰地拍下這些,就是一張很好的照片,但是你看,你的作品,整個畫麵都是搖曳蕩漾的,給人一種憂鬱的夢幻般的感覺。”

老師悠悠的語調飽含感情,連我都有些陶醉入神了。

“我很喜歡你的作品,因為它能讓我看見更深遠的東西;而且,它也讓我很受啟發,我明白了一點,藝術沒有參照標準,隻要在完成之後你覺得胸口積壓的感情得到了疏通,自己心曠神怡,對你來說,就是成功的,我得謝謝你。記住,藝術家和工匠是根本不同的。還有,能把它送給我做個紀念嗎?”

忘記自己是怎麼回答的了。總之,那張照片被老師帶走了。

從那以後,我像脫胎換骨了一樣,眼前的一切煥然一新。

當一個人的心理狀況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後,他的世界也就徹底不同了。

我日漸開朗,不再形單影隻鬱鬱寡歡,成績也逐漸上升,精力令人吃驚的好,課堂上再也見不到我昏昏欲睡的樣子。我成了好學生,後來,考到了另一所高中。

在新環境裏,我徹底告別了那一段心理陰暗的日子。

以後,每當不愉快時,我就問自己:“你看到了什麼?”那溫暖的話語就又流淌在心中,驅散陰霾。

如今,我也早就知曉:那的確是一張失敗之作,老師更比我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帶走了照片,把他用讚美之辭描述的美麗世界留給了我——一個正找不到生活意義、沒有自信、不敢沐浴陽光、心理處於危險邊際、自閉孤僻的女孩兒。

我想,這是我要一輩子感激的。

的確,鼓勵是溫暖的陽光,而我們是正在成長的多愁善感的小樹,我們渴望光明如同飛蛾渴望光明一般,我們常會因為老師的一個微笑而高興得活蹦亂跳,甚至會因此而改變我們一生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