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內心被一些陰影籠罩著。

因為文學的關係,我和語文老師更接近一些。她是一個比我大不了10歲的女子,師範大學畢業,聲音脆脆的。武老師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每堂課將要結束時如果有一點兒時間,總要在黑板上寫下一首唐詩。此舉很受我們的歡迎。

有一次不知怎麼的,想到體育課給我帶來的煩惱和陰影,我就向武老師訴起苦來。老師聽了,想了一會兒,對我說:“你知道嗎,我高考時數學才拿了50分。”

“不可能吧!”我驚訝地說。

“是真的,”武老師說,“我高中的時候數學幾乎沒有及格過。有一年我幾乎整年都處於想放棄高考的想法之中,因為我覺得數學學得這麼差,我再怎麼努力也是沒用的了。但是到了高三,我好像突然夢醒了一樣,我想,數學雖然差,但是我文科成績很好啊,班上還沒有幾個超過我的呢。誰能保證我就不能憑借文科的出色挽救數學的不足呢?這樣一想通,我的學習重新有了動力……”

武老師接著說:“我慢慢明白,每個人都有長有短。一個人如果隻盯住自己的長處,他很容易驕傲;如果隻盯住自己的短處,就可能更危險,因為他會喪失所有的信心,爬不起來。”

最後,武老師說:“其實無論是在生活上,在家庭中,還是在班級裏,我們都像在進行一場漫長的體育比賽。但是你要記住,其實沒有一個人是落在後麵的。誰都有自己的長項可以利用——除非他自己放棄賽跑的權利。”

我靜靜地聽著,有一種點醒夢中人的感覺。我的情況不是跟她有點兒相像嗎?我也可以借鑒吧……在那樣一個人生不大不小的十字路口,這句話就像路標一樣令人難忘。憑借自己的領悟力和朝氣,我很快擺脫了內心的陰影,不久就如願以償地跨進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大學校門。“其實沒有一個人是落在後麵的。”磕磕碰碰走到今天,我依然記得老師這句話。我想一個老師對於學生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傳道授業吧,有時反而是與課本無關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對學生更為重要——隻要它能夠擊中學生那年輕而渴望的心靈。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很慶幸,我們遇見了這樣的好老師。

改變命運的照片

◆文/藍色的麥苗

誰也不會知道,是一張照片改變了我的命運。

那是一張什麼樣的照片呢,湖水中倒映的樓群,嚴重的對焦不準,畫麵模糊,色彩暗淡,是一張極其普通的失敗之作。

那時我上初中,正參加學校的攝影興趣小組。我沒有自己的相機,當第一次端起對我來說萬分神奇的機器時,我像捧著一件寶貝,戰戰兢兢地按下了快門,思維和呼吸幾乎一起停止,自然忘記了對焦。當時,我也根本沒弄明白焦距的原理。

那時,自卑感正牢牢地困擾著我:我性格孤僻,從不和別人交往,也沒有人對我微笑。每天在座位上埋頭靜坐時,耳朵就會敏感地搜索旁邊的動靜。生活像黑洞,我摸不到我的人生扶手。

父母在為家庭的溫飽而奔忙,當家庭的擔子過於沉重,幾乎拖垮了所有美妙的夢想後,他們沒有更多的精力和好脾氣去愛護一個孩子渴望溫情的脆弱心靈。封閉自己,是本能的自我保護手段。

我喜歡唱歌,嗓子也不錯,卻隻能看著身邊的同學一個個站在合唱的隊伍中,穿著漂亮的服裝。對那位第一個發現我小小天賦的老師,卻違心而本能地拒絕了。

我也喜歡舞蹈,卻隻能獨自在黑暗中讓軀體的舞動訴說心中的鬱結。許多的夢想,隻能藏在心中被逐個擠破,我也失去了說話的勇氣和力量。

這一切,就是因為生活的艱辛和由此而生的如存儲炸藥包的地窖一般的家,它驅使著我在同學間暗自比較,那種懸殊的差距讓我抬不起頭,也拉開了我和他們的距離。

隻有攝影小組,不用交錢就可以參加。這個消息激起了我潛藏在心中的衝動,我偷偷地去看了報名表,沒有同班同學。我放心地報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