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智慧篇——讓一塊石頭說話(8)(1 / 2)

牧師與上帝

◆文/佚名

歐洲某山穀裏有一個老牧師,四十多年勤勤懇懇,非常稱職。

有一年,天降暴雨,水位高漲,淹了教堂。老牧師不得不爬上教堂的屋頂,凍得渾身發抖。有個人劃船過來對他喊道:“快上來,我把你帶到高地去。”

牧師看了看他回答道:“四十年來,我一直忠誠地按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我相信上帝會來救我的。”

那人離開了。水位漲得更高。一架直升機路過,飛行員對他喊道:“我們可以把你帶到安全地帶。”老牧師仍堅持等待上帝的救助,直升機也離開了。幾個小時之後,老牧師被水衝走淹死了。

老牧師在天堂遇到上帝。上帝驚訝地看著他說:“可愛的神甫!你在人間的工作還沒有完結,怎麼到這裏來了!”老神父很不高興地跟上帝說:“四十年來,我忠誠地遵照你的旨意做事,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當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讓我被淹死了。”

上帝迷惑不解:“你怎麼會淹死呢?我給你派去了一條船和一架直升機呀!”

上帝是公平的,他給每一個人提供機會。但人們的命運卻大不相同。關鍵在於你是不是能夠把握機遇。

幾秒鍾的命運

◆文/佚名

有兩個青年,一個叫傑克,一個叫約翰,他們不約而同去某個海島尋找金礦。到海島的郵船很少,半個月一班。為了趕上這趟船,兩個人都日夜兼程地走了好幾天。當他們雙雙趕到碼頭時,郵船已經起錨。天氣奇熱,兩個人都口渴難忍。這時,正好有人推來一車檸檬茶水。

郵船已經鳴笛發動了,傑克隻瞟了一眼茶水車,就徑直飛快地向郵船跑去。約翰抓起一杯茶就灌,他想:喝了這杯茶也來得及。傑克跑到時,船剛剛離岸一米,於是他縱身跳了上去。而約翰因為喝茶耽擱了幾秒鍾,等他跑到時,船已離岸五六米了。於是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郵船一點點地遠去……

傑克到達海島後,很快就找到了金礦,幾年後,他便成為億萬富翁。而約翰在半月後,勉強來到海島,因為生計問題隻得做了傑克手下一名普通的礦工……機會來無蹤去無影,轉瞬即逝,也從不等待人

們。命運的差異和轉變往往就在那幾秒鍾甚至更短的時間裏。能不能抓住機會,就看你能不能珍惜時間了。

富翁的雞蛋

◆文/佚名

很多人向富翁尋求致富的方法,富翁問他們:“如果你拿出一個籃子,每天清晨向籃子裏放十個雞蛋,當天吃掉九個雞蛋,最後會怎樣呢?”

“遲早有一天,籃子會被裝滿,因為我每天放進籃子裏的雞蛋比吃掉的多一個。”有人回答。“致富的首要原則就是在你放進錢包裏的十個硬幣中,最多隻能用掉九個。”富翁笑著說道。

富翁就是這樣誕生的。世界上一夜變富的人不是沒有,但那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要靠勤儉節約才能過上好日子的。要培養節約的品質,通過正當手段過上富裕的生活。

周總理的故事

◆文/佚名

周恩來總理勤儉節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美談。

他一貫倡導勤儉建國、艱苦奮鬥,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鬥的作風”。朱光亞同誌曾回憶過這樣一則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專門委員會對當時第二機械工業部的一個規劃進行審議,會議從上午開到中午還沒結束,周總理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擺幾小碟鹹菜和燒餅。周總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樣的飯菜。

周總理以身作則,節儉樸素,這種領導風範給人民帶了頭,國家才能上下一心,度過危難時期。

董氏父子

◆文/佚名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的父親董浩雲是舉世聞名的大企業家之一。董浩雲有著傳奇的一生,他白手起家,胼手胝足,幾十年間建立一個擁有巨輪百艘、載重量超過1100萬噸的航運王國,以及一個包括銀行業、保險業、房地產業、造船業和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的綜合性跨國集團。董浩雲深受中國傳統文化、道德精神的熏陶,為人正直,待人謙和,嚴於律己,生活簡樸。他飲食有度,不吸煙,不飲酒;最濃烈的飲料不過是一杯清茶或者是白開水加一兩片檸檬。他沒有私人遊艇,也沒有勞斯萊斯汽車。

董建華是船王之子,受過西方教育,在英國讀書時,父親每月隻給他15英鎊的零用錢,使他養成儉樸的習慣。他身為航運界巨子,生意遍布40多個國家,但他的寶馬車幾十年不換,皮鞋也是一種顏色穿到老,他的平頭發型幾十年如一日地不變,對於飲食,他也從不挑剔,隻求快捷方便,因為從小父親就教導他“人的一生要做有意義和有用的事,千萬不要浪費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