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創造篇——收獲中讀懂人生(8)(2 / 2)

有一天,一位小學老師因為公務繁忙,所以回家已是午夜時分。在他回家的路上,需經過一個墳場,而那天剛好有人新挖了一個墓,他經過時一個不小心,便摔到了那個大坑裏,可是那個大坑又大又深,使得長得高頭大馬的老師,怎麼爬都爬不出去。後來,他索性坐在坑內,等天亮了以後再說。

沒想到不久後又有一個人途經此路,也是不小心而摔入在坑內,隻見他拚命地往上爬,當然是使出吃奶的力也毫無辦法。

“不用爬了。”那個小學老師說道,“你是爬不出去的。”

後來掉下去的人,大概以為是見到了鬼,嚇得魂不附體,立刻手腳並用地往上爬,沒想到三兩下居然讓他給爬了出來。

人生是逼出來的。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但必須通過激發甚至逼迫才能挖掘出來,否則,潛力就會喪失。

歸屬

◆文/佚名

有緊張大師之稱的名導演希區柯克,有一次在蘇格蘭山區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見到一盞燈火。他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戶人家,立刻興奮地奔上前去。

“我家又不是旅店!”屋主聽到他所提出借宿一晚的要求後,立刻板著臉拒絕。

“我隻要問你三個問題,就可以證明這屋子就是旅店!”他笑著說道。

“我不信,倘若你能說服我,我就讓你進門。”屋主也爽快地回答。

來自自然歸於自然。其實明天如何我們每個人都不知道,連生命在內,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屬於我們的。“在你以前誰住在此處?”

“家父!”

“在令尊之前,又是誰當主人?”

“我祖父!”

“如果閣下過世,它又是誰的呀?”

“我兒子!”

“這不就結了!”客人笑道,“你不過是暫時居住在這兒,也像我一樣是旅客。”

當晚他就在屋裏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覺。

偏見不可取

◆文/佚名

北歐一座教堂裏,有一尊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相,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因為有求必應,因此專程前來這裏祈禱、膜拜的人特別多,幾乎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

教堂裏有位看門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穌每天要應付這麼多人的要求,覺得於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擔耶穌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禱時,便向耶穌表明這份心意。意外地,他聽到一個聲音,說:“好啊!我下來為你看門,你上來釘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論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可以說一句話。”這位先生覺得,這個要求很簡單。

於是耶穌下來,看門的先生上去,像耶穌被釘在十字架般地伸張雙臂,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約定,靜默不語,聆聽祈禱者的心聲。

來往的人絡繹不絕,他們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無論如何。他都強忍著沒有說話,因為他必須信守先前的承諾。

有一天來了一位富商,當富商祈禱完後,竟然忘記手邊的袋子便離去了。他看在眼裏,真想叫這位富商回來,但是,他憋著不能說;接著來了一位窮人,他祈禱耶穌能幫助他渡過生活的難關。當要離去時,發現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開裏麵全是錢。窮人高興得不得了,耶穌真好,有求必應,萬分感謝地離去。

十字架上偽裝的耶穌看在眼裏,想告訴他,這不是你的。但是,約定在先,他仍然憋著不能說。接下來有一位要出海遠行的年輕人來到,他是來祈求耶穌降福給他平安的。正當要離去時,富商衝進來,抓住年輕人的衣襟,要年輕人還錢。年輕人不明究竟,兩人吵了起來。

這個時候,十字架上的假耶穌終於忍不住,遂開口說話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撿了他錢的窮人,而年輕人則匆匆離去,生怕搭不上船。真的耶穌出現了,指著十字架上的人說:“你下來吧!那個位置你沒有資格了。”

看門人說:“我把真相說出來,主持公道,難道不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