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的競爭優勢能夠持續保持,無疑是一項奇跡。
事實上,寶潔的優勢正是來源於它的特色,而特色則來源於創意,如果沒有創意就意味著被淘汰,因為一味模仿他人的產品而沒有創新,就等於自掘陷阱。寶潔從1887年起從事基礎研究,是世界上第一批進行基礎研究的企業之一,這為寶潔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百餘年來,寶潔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如何改良產品,降低成本,形成寶潔產品的獨特之處,從而建立起寶潔王國。
死裏逃生的囚徒
◆文/佚名
古印度有個國王,一次想處死一批囚徒。那時候,處死囚徒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砍頭,一種用繩絞死。
這個國王忽然升起一個奇怪的念頭:“我要戲耍一下這些囚犯。對了,讓他們自己去挑選一種死法,看他們說些什麼。這一定是很有趣的事兒。”
國王想到這裏,就派人向囚徒們宣布道:“國王陛下有令——讓你們任意挑選一種死法,你們可以任意說一句話——如果說的是真話,就絞死;如果說的是假話,就殺頭。”
這樣的法令真是太奇怪了。可是,這批囚徒的命掌握在國王的手裏,無論如何都是一死,也就顧不得多想,都很隨意地說了一句話。結果,許多囚徒不是因為說了真話而被絞死,就是因為說了假話而被砍頭;或者是因為說了一句不能馬上檢驗是真是假的話,而被看成是說了假話砍了頭;或者是因為講不出話來而被當成說真話而絞死。
國王看到他們一個個被處死,很開心。
在這批囚徒中,有一個很聰明的人,當輪到他來選擇死法時,他忽然巧妙地對國王說:“你們要砍我的頭!”
國王一聽,感到好為難,如果真的砍他的頭,那麼他說的就是真話,而說真話是要被絞死的;但是如果要絞死他,那麼他說的“要砍我的頭”便成了假話,而假話又是應該被砍頭的,但他卻說的又不是假話。他的話既不是真話,又不是假話,也就既不能絞死,又不能砍頭。
國王隻得揮揮手說:“那隻好放他一條生路了。”
那個囚徒因他自己的那句話而得以重生。
既然真話、假話都說不了,那就說一句不真不假的話吧。那個囚徒辦到了,他得以從國王的手下死裏逃生。
如果所有的道路都無法走通,那就走出一條新路吧,危機中正是創新的好時機。
霍英東創新之道
◆文/佚名
霍英東是香港著名的大富豪,他的成功之道就在於先行一步,“吃第一隻螃蟹”。
他進入生意場的第一步是在香港鵝頸橋市場開的一家雜貨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他就賣掉了雜貨鋪,改做煤炭駁運生意。不久,他又和別人一起去東沙島采集一種可以用來製藥的海草。這些小生意鍛煉了他的意誌,並增加了他賺錢的經驗。
20世紀50年代初期,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剛剛興起,霍英東慧眼頓開,他覺得發財的機會來了,立即設立了立信置業公司。同行之中的人都紛紛投來懷疑的目光,不知這個默默無聞的新手是不是神經錯亂了。
他的第一招就令其他人刮目相看:在香港,房地產都是出售“整棟樓宇”,而霍英東使用的卻是房地產工業化的辦法,推行住宅與高層商廈結合的方式,並且采用“分層”銷售、預定樓房、分期付款等新方法。同行一下子就覺得他的這種方法切實可行,紛紛效仿。僅僅幾年時間霍英東就成為香港知名的房地產商人了。
正當其他房地產商人全力以赴進行“房地產”大戰的時候,霍英東的心中又產生出了新的主意。他想,大家都在全力修建房屋,一定急需大量的沙子。他馬上花重金到國外買回來了大型挖沙船。這種大型挖沙船20分鍾就可以挖出2000噸沙子,沙子進船就近卸貨,白花花的“銀子”就到手了。很多人看到霍英東“發”了,急忙奮起直追……可是,此刻霍英東已經取得香港海沙供應的專利權了。
霍後麵追兵很緊,霍英東心生一計:眾所周知,香港的土地寸土寸金,填海造地大有前途。他覺得,這一招必須下快棋!
決心一定,他立即從荷蘭、美國等地購買各種設備,放開手腳開始了香港規模最大的國際工程——海底水庫淡水湖第一期工程。這一工程的開始,標誌著外國壟斷香港產業的格局被打破,霍英東也因此財源滾滾……英東創富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創新可以為你帶來財富和名譽,更為重要的是,隻有不斷創新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